-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画出表明作者思想情感变化的句子。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渴求宁静)——“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失去宁静)——“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再求宁静)。 概括起来,作者的情感变化应该是“不静——求静——得静——出静”的圆形结构。 1、“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颇不宁静”的原因是什么? 2、第2段写了那些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第3段作者独处月光下是什么样的感受?如何理解? 2、第2段写了那些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写幽僻的路、蓊蓊郁郁的树、淡淡的月光。这些景物勾勒出荷塘的轮廓, 写出了一种寂寞的气氛,衬托出淡淡的忧愁。 通感举例 (1)她笑得很甜。(视觉转为味觉)(2)人靓歌甜。(听觉转为味觉) (3)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充满了幽情的乐曲( ) (4)歌声,像煞黑天上的星星,越听越灿烂,像若干只女人的手,一齐按着生命的键。( ) 诵读、鉴赏第五段 1、本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月色本是难写之景,作者借哪些景物,写出荷塘上月色的什么特点? 通过叶、花、树,写出了月色朦胧飘渺的特点。 2、月色本是难状之景,作者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描绘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找出这些动词并结合语境分析这些动词的特点。 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 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 画:有“人为”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本段虽着意写月色,但又处处不忘荷塘,用几个传神的动词,从不同角度写出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形成的朦胧景象,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三)诵读、鉴赏第六段 1、本段写了荷塘四周的景色,与课文第2段照应,试比较两段写景的异同。(阅读比较后回答) 相同点——都写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写了树、小路。 不同点——第2段重点写了小煤屑路的寂静、阴森,写得简略。而本段则以树为着眼点,由近及远,写了树色、烟雾、远山、灯光,再由静到动,写到蝉声、蛙声。 2、本段写荷塘四周的景色,作者选用了一些叠字叠词(如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等),试结合语境,说说这些词语的妙处。 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 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叶色的浓重气氛。 叠字叠词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应了第2段中“蓊蓊郁郁”的树,“阴森森”的小路。读起来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 讨论:朱自清先生继荷塘美景的描写之后,又专门写了一段文字对江南采莲习俗进行描绘。这段文字一直以来都不为编者和欣赏者所看重,甚至被中学教材拒之门外。对于“忆江南”是否存在你如何看待? “忆江南”向我们展示的是清纯美、动态美,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也不是作者随意为之,它的存在是作者苦心孤诣的结果。 作者有意识地把荷塘景色与江南景色对比,把现实与昔日的年少生活对比,把孤独寂寞和自由欢快对比,在对比过程中展示作者情感的变化。作者将自己的朦胧记忆通过前人的诗赋清晰再现,热闹自由的生活是作者向往的,更加突显了作者现实世界中的不宁静。 总结文章的情感 通过对上述景物的分析,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笔下的荷塘和月色总体的格调都是素淡、朦胧、平静、柔和的,因而渗透于其中的喜悦之情也是淡淡的。 同样,作者表现内心的愁绪,也只是使用“颇不宁静”“惦着江南”等词,因而哀愁之情也是淡淡的。 荷塘的四面 远远近近 高高低低 阴阴的 乍看像烟雾般 整体的风光 杨柳 树梢 远山 树缝 灯光 树上 蝉声 水里 蛙声 由远及近、由静及动 叶: 田田 上 静 1、 月下荷塘 花: 多姿 香: 缕缕 波: 凝碧 素淡宁静 → → 动 2、塘上月色 月光: 泻 青雾: 浮 洗 叶花: 月影: 和谐 朦胧和谐 (正面描写) (侧面烘托) 3、四周景色 树色、树姿 树梢、远山 树缝、灯光 蝉鸣、蛙声 静 清幽热闹 → 动 下 10、读第三部分研讨:这部分引用《采莲赋》和《西洲曲》,进而又突然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有什么关联?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承上启下,转出新意。文章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词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