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抒情方式.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海导航》过关训练九T9 9.(1)王诗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灯前虫鸣的景象,是动景;周诗写的是春夜,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是静景。 (2)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的孤寂和岁月流逝的悲凉,三、四句写草木零落昆虫哀鸣,更添悲哀。周诗写的是宁静安适的心境: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灯下苦读,不觉夜深,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变化衬托了诗人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 11、(2)这里运用了反衬的手法。荷的衰朽和菊的凋零反衬橙和橘的盎然生机,赞美了不畏恶劣环境的坚贞气节。 “表达技巧”是个广义综合概念,它是指使诗歌形象更鲜明、语言更凝练、意境更含蓄蕴藉、诗歌的表现力更强的所有方法。 诗歌鉴赏 表达技巧之抒情方式 抒情方式:《学海》P79 直接抒情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间接抒情 判断方法:作为一种委婉含蓄的抒情手法,诗人往往借助多种手段委婉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来说这样的诗句中往往没有直接表明情感的词、句。 间接抒情 1、借景抒情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请从抒情手法的角度分析诗中一二两句。 答:诗中一二两句使用的是借景抒情的手法。借“朝雨”之景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伤之情;借“杨柳”增添了浓厚的离别、留恋之情。 答:这首诗主要使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不需要凭借某种外物自能声名远播的特点,表达出作者高尚的品格和自信的人生态度。 绝句二首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从抒情方式的角度,分析诗歌中的一、二两句的作用。 答:一二两句采用了借景抒情(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诗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反衬出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 画菊 郑思肖(宋末诗人)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 。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说说诗歌是如何抒情的。 答: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诗人用宁可在枝头枯萎也不愿意飘落风中的菊花寄托了自己宁死不屈,坚守民族大义的高尚气节。 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说说这首诗在抒情上的特点。 (2007江苏)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面题目。 鹧鸪天 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和迷茫的郁闷之情。 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答案:本词上阕抒发了作者感慨年华已老、万事已休的心绪,下阕抒发了作者对国家败亡的痛惜心情。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一连串的典故(或答巧妙地化用前人的诗句)来抒情:借“刘郎” 感叹自己漂泊的处境;借 “桃花依旧笑春风”感叹“世事无常”,自己只有心灰意冷;借白居易在浔阳江上听琵琶因有感于天涯沦落而掉泪来写自己因国破家亡而流离失所,自己的泪要多于白居易的感慨。 刘禹锡《重游玄都观》诗“前度刘郎今又来”的“刘郎” 崔护《题都城南庄》诗“桃花依旧笑春风” 课后练习: 1、《学海导航》P268 T7 《葛溪驿》第二小题 2、 《学海导航》P270 T17《暮春浐水送别》第二小题 3、过关模拟九 T5第二小题。 *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课习前预 1、阅读《学海导航》P78——80有关“手法”的知识点 2、课堂讲练的相关内容: 《学海导航》P68例1第2小题,例2第2小题,例3第1小题 《学海导航》P265T2第2小题 P266T8、9、10第2小题 P268拓展提升T4、T6、T7第2小题 P270拓展提升T14、T17第2小题 过关模拟九T11 、T13第1小题。 (1)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 (2)表现手法(描写手法)------赋比兴、白描、细节描写、烘托或衬托、对比、托物言志或象征、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抑扬等; (3)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反复、排比、设问、反问 等; (4)篇章结构------首尾照应、卒章显志、承上启下、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常见技巧具体分类 考试常出现类型 常见的修辞手法(9种) 表达方式(抒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