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课件9.pptVIP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九章政府对银行的监管 银行监管的必要性 1.银行系统的内在不稳定性 2.银行危机的传染性 3.金融监管的理论依据 银行系统内在不稳定性 银行系统内在不稳定性的表现:银行挤兑。 银行挤兑是存款人集中大量提取存款的行为,这一种突发性、集中性、灾难性的危机。 从银行的基本特点看银行挤兑:银行资产和负债在流动性方面严重不对称。(one import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sides is that a bank′s liabilities tend to be short term, while its assets tend to be long term.) 导致银行在面对挤兑存款时易于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若设法满足纷至沓来的挤兑要求,则资产方面的损失就不可避免;另一方面,若置之不理,则会加剧恐慌,加剧挤兑危机,导致清偿能力危机。 何以如此? 银行系统内在不稳定性 1.囚犯困境模型解释银行危机 当挤兑发生时,每个存款者会算计到: (1)给定对方提款,自己面临两种选择:提款或不提款。假设提款不会受损失,而若不提款则会使存款全部损失掉,所以最优策略是提款; (2)给定对方不提款,自己面临两种选择:提款或不提款。假设提款可以使得自己要么得到额外的好处,要么至少可以得到本该得到的好处,所以最优策略仍是应该提款。 因此,权衡的结果是,无论给定对方何种策略,自己的最佳策略就是提款。 而这一各自进行理性算计的结果显然从双方整体上看并不是最佳的。因为,存款者纷纷去银行取回存款,在很短的时间内,银行又无法筹措大量的现金,最终的结果就是银行倒闭,很多人只能取回银行存款的一部分,甚至分文不收。这种情况往往就是现实生活中许多银行因挤兑风潮倒闭的根源。 银行系统内在不稳定性 上例说明当事人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的冲突: 每个人都按照自身 眼前利益最大化原则行事,只要银行无法充分保证未来流动性 需求总能顺利得到满足,就可能发生挤兑。 因此只有加强政府对银行的监管,方可避免挤兑的发生。 批评:囚犯困境的解释过于极端或悲观。现实是人们在别人的既定策略下可能有不同的最优策略。亦即,不会无论如何都把款提了再说。 银行系统内在不稳定性 2.道德风险危机模型解释银行危机性 道德风险危机模型强调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问题与资产泡沫之间的关系。 存款保险制度会引发严重的道德风险问题,道德风险问题是引起20世纪80年代美国储贷危机的主要原因。 克鲁格曼(Krugman,1998)认为,政府对国内银行负债的隐性或显性担保会导致国内银行借贷政策中的道德风险问题。 由于有政府的隐性或显性担保,国内银行将投资于高风险领域,导致资产泡沫化。当资产泡沫破灭时,陷入困境。 银行和政府之间的紧密关系使得存款者认为政府会对陷入困境的国内银行进行援助。因此,从本质上看,国内银行的不良贷款与政府支出是等价的。 银行系统内在不稳定性 3.金融恐慌模型解释银行危机 在戴梦德(Diamond)和戴博维格(Dybvig,1983)的银行挤兑模型中,银行将存款人的资金投资于长期项目。 正常情况下,银行得到投资收益,存款人得到存款利息,实现好的均衡。 如果挤兑发生,银行被迫收回长期投资以应对存款人的提取之需,银行和存款人都面临损失,实现坏的均衡。 银行挤兑是理性的且存款者的预期具有自促成性质。即任何引起存款者预期挤兑会发生的事情都会导致挤兑现实地发生,而与银行本身的健全与否无关。如果所有的人都不提取存款,那么,所有存款者的福利都增加。尽管如此,在预期给定的情况下,单个存款者提前提取存款能增加个体的福利。这意味着存款者试图离开即将倒闭银行的行为将使得所有人的利益受到较大损害,而且每一个存款者都有提前提取存款的激励。因此,当所有的存款者选择逃离时,银行挤兑和金融危机很快就会发生。 因此,银行必须对存款人的信心特别关注。 当单个银行倒闭时,如果对整个金融系统不具有传染性,也没有必要花大力气对银行实施监管。 但不幸的是,经济学家告诉我们,银行危机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1.信息传染 由于信息的外部性,当存款者观察到银行经营业绩之间的强相关性时,信息传染就会发生。 当一些银行倒闭时,其他银行的存款者会对由银行倒闭数目所提供的嗓音信号作出反应,提前支取存款,引起银行挤兑。 单个银行的挤兑会在银行系统中进行传染,导致其他银行的金融恐慌。 弗里德曼曾说,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导火索就是一次突如其来的挤兑风潮。当时有谣言称美国银行经营困难,行将倒闭,于是引发挤兑风潮。美国银行界一向有危急时刻相互援手、共渡难关的惯例,但由于美国银行是一家犹太人开设的银行,反犹主义在银行界非常强烈,于是美国银行在大家袖手旁观下只能关门大吉。本来美国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