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边塞征战诗 鉴赏技巧与答题思路 唐代边塞诗鉴赏方法 1、关注与边塞有关的地名 2、抓住与战事有关的描写(战争用品、人名、乐器、乐曲等) 3、 把握景物描写的衬托作用(情感、战事) 4、 注意关键词(叠词、虚词、动词)的表达效果 5、关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内容、风格 6、 注意其他常用技巧(夸张、比喻、对比、用典) 边塞诗蕴含的情感 1、为国英勇杀敌、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2、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或离愁别绪 3、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 4、对君王穷兵黩武的不满和将军贪功的怨恨 从军行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问题: (1)本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将军形象? 渔家傲北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①,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释]①衡阳雁去:衡阳,地名(今属湖南);传说,雁南飞到衡阳即止,衡阳的回雁峰即因此而得名。 ②燕然未勒:燕然,山名(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后汉书。窦宪传》载,窦宪出击匈奴,追北单于,“登燕然山,去塞三千里,刻石勒功”而还。 [解说]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其词具有婉约与豪放两种情调。作者于宋仁宗康定元年(1024)任陕西住略安抚使兼知追州,守边四年,这首词即作于此时。 1.上阕写景,这些景物有怎样的特征?其作用是什么? 2、下阕“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浣溪沙 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①南宋·张孝祥 霜日明宵水蘸空②,鸣鞘声里绣旗红,澹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③。 [注释] ①荆州:今湖北江陵。②水蘸空:形容天空明净似水。③酒阑:行酒将近 [解说] 张孝祥(1132—1169),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兴乌江镇)人,词风豪放旷逸。本词作于作者在任知荆南府兼湖北路安抚使时,上阕描写途中要塞景色,明丽壮阔,但写景中隐含着作者的感情色彩。下阕抒发感慨,万里中原已在烽火北,禁不住悲痛伤感,故借酒浇愁,迎风洒泪。 *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例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人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情怀?请简要分析。 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现实必胜的信心 在一次突围战中,一位久经沙场的将军率领士兵英勇杀敌,奋力拼搏,最后突出重围,塑造了一个久经沙场、英勇无比的将军形象 练习: 荒芜凄凉。渲染气氛,为下阕抒情作铺垫。) 希望取得伟大的胜利,却又无从取胜,思念家乡却又有家难回的矛盾心情。爱国激情,浓重的乡思,兼而有之。 1.分析“万里中原烽火北”句的含义。 2.全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句话的意思是万里中原已经沦陷敌手。因为荆州是作者驻守的边塞,“烽火”是边塞报警的设施。现在中原已在烽火北了,则中原的一切自不待言,亦不忍言。只此一提,其间该有多少难以诉说的悲惨伤痛。) 表现了作者对中原失地的怀念和伤痛以及一心报国的孤忠。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