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燥剂、祛湿剂、祛痰剂.ppt

  1. 1、本文档共1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治燥剂、祛湿剂、祛痰剂要点

治燥剂 一、概念: 组成:轻宣辛散或甘凉滋润的药物为主; 作用:轻宣外燥或滋阴润燥; 治证:燥证。 * 燥邪致病的特点: 1、干涩伤津 2、燥易伤肺 温燥(热)— 因初秋感受燥热邪气而致。 凉燥(寒)— 因深秋感受风寒燥邪而致。 上燥(肺)— 干咳、少痰,口燥咽干,咯血; 中燥(胃)— 多食易饥,肌肉消瘦,口渴干呕; 下燥(肾)— 消渴,便秘。 配伍特点 ①麦门冬+半夏 ②健脾养胃+补肺,含培土生金,虚则补其母之法。 养阴清肺汤 主治:白喉 祛湿剂 1.化湿和胃剂 2.清热祛湿剂 3.利水渗湿剂 4.温化水湿剂 5.祛风胜湿剂 1.防温燥或渗利伤阴(津) 2.防温燥动血,渗利动胎 平胃散 《简要济众方》 立法 燥湿健脾,行气和胃。 苍术   燥湿健脾     (君) 厚朴   行气燥湿     (臣) 陈皮   理气和胃燥湿   (佐) 甘草   调和诸药     (使) 生姜、大枣   调和脾胃 (佐) 藿香正气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茵陈蒿汤 《伤寒论》 组成 茵陈蒿 栀子 大黄 主治 湿热黄疸证。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小便不利,舌苔黄腻,脉沉数。 现代临床发现,黄疸与瘀血亦有关 茵陈——清利湿热退黄 栀子——清热利湿,引湿热自小便而出。 大黄——泻热逐瘀,导瘀热自大便而去。    诸药配伍,使湿热从二便分消。 八正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三仁汤 《温病条辨》 湿遏卫阳——头痛恶寒、身重疼痛 湿阻气机——胸闷腹胀 湿遏热伏——午后身热 脾失健运——纳差 杏 仁——宣利肺气(宣上)  白蔻仁——化湿行气(畅中) 薏苡仁——利水渗湿(渗下)  厚朴、半夏——行气燥湿和胃 滑石、通草、竹叶——清利湿热 五苓散 《伤寒论》 泽泻——利水渗湿    二苓——助君药利水渗湿 白术——合茯苓健脾祛湿 桂枝——外解太阳之表,内助膀胱气化 2.痰饮病。 苓桂术甘汤 《金匮要略》 真武汤 《伤寒论》 方解 独活——祛风散寒胜湿 防、艽、辛——祛风散寒胜湿 肉桂——温里祛寒,通利血脉 桑寄生、杜仲、牛膝 ——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 归、芎、地、芍——补血和血 参、苓、草——益气健脾 祛痰剂 药物 作用 病证 配伍规律 ⑴配健脾祛湿与益肾之品 ⑵配理气药   二陈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温胆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陈皮 杏仁 枳实 黄芩 瓜蒌仁 茯苓 胆南星 半夏 痰热咳嗽 方 解 贝母瓜蒌散 贝母 栝楼 天花粉 茯苓 橘红 桔梗 苓甘五味姜辛汤 茯苓 干姜 细辛 五味子 甘草 半夏白术天麻汤 《医学心悟》 消食剂 第一节 消食化积 适应证: 适用于食积内停之证。症见胸脘痞闷,嗳腐吞酸,恶食呕逆,腹痛泄泻等。 方剂配伍特点: 常用消食药如山楂、神曲、莱菔子、麦芽等为主组成方剂。食积易阻气机,又容易生湿化热,因此常配伍理气、化湿、清热之品。 代表方: 保和丸、健脾丸 《丹溪心法》 山楂六两 神曲二两 半夏 茯苓各三两 陈皮 连翘 莱菔子各一两 水煎服 消食和胃。 食滞胃脘证 君—山楂:消一切饮食积滞,长于消肉食油腻之积 消 一切 神曲:消食健胃,长于化酒食陈腐之积 食物 臣 积滞 莱菔子:下气消食除胀,长于消谷面之积 半夏、陈皮:理气化湿,和胃止呕 佐 茯苓:健脾利湿,和中止泻 连翘:散结以助消积,清解食积所生之热 健 脾 丸 主治 方解: 君—白术、茯苓:健脾祛湿以止泻 神曲、麦芽:消食和胃,除已停之积 臣 人参、山药:益气补脾,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