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实际语言中,以本义或某引申义为中心的辐射关系,和以本义为起点的传递关系,在词义引申的过程中是交织在一起的。 关节 层叠 节气 节奏 法度 礼节 节操 节制 返回本章目录 辐 射 关 系 節:竹节 朝:早晨 兵:兵器 表:毛朝外 的皮上衣 直接引申义 (近引申义) 间接引申义 (远引申义) 朝见 朝拜 朝廷 朝代 士兵 军队 战争 军事 外衣 外表 标志 返回本章目录 传递关系 理:治玉 返回本章目录 纹理 抽象的条理 道理 通顺 通达 治理其它 天下太平 理发 综合关系 从本义与引申义所表示的内容分析 具体到抽象 从个别到一般 由实到虚 道:道 路 史记:会天大雨,道不通。 际:两墙相合处 说文解字:壁会也。 间:门的缝隙 说文解字:隙也。 道理、公理 荀子:天有常道。 边 际 李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中间、时间 孟子:七八月之间旱。 返回本章目录 具体到抽象 段玉裁注:颠者,人之顶也。 颠:人的头顶 治:治 水 孟子:举舜而敷治焉。 山 顶 韩非子:是犹上高陵之颠。 裁剪、删减别的事物 文心雕龙:剪截浮词谓之裁 。 治理国家、百姓 孟子:治人者食于人。 裁:裁 衣 孔雀东南飞:十四学裁衣。 返回本章目录 从个别到一般 由实到虚 “被”本义是被子 覆盖、蒙受 介词,表被动 “因”本义是垫子 后写作“茵” 动词,依靠、凭借 因人成事者。 副词,就。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饮。 介词,因为、由于。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连词“因”可表示顺承关系 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 作业 1.什么叫词的本义,如何探求词的本义? 2.什么叫词的引申义? 3、学习词的本义和词的引申义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 力 《汉语史稿》 中华书局 1980年6月新1版 2.杨伯峻、何乐士 《古代汉语语法及其发展》 语文出版社2001年8月第2版 3.许嘉璐 《古代汉语》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年6月第1版 4.刘景农 《汉语文言语法》 中华书局 1994年6月第1版 5.吕叔湘 《马氏文通》读本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年7月第2版 *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牡丹江师范学院中文系 吴媛媛 词 义 系 统 本义 别义 引申义 假借义 词的本来意义,是通过分析字形和考核文献资料所得出的最早的意义。 由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 通过假借的方式产生的与词的本义、引申义毫无联系的意义。 一、词的本义 (一)何谓词的本义 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也就是从记录词的汉字的字形结构上所反映出来的、并且在古代的书面语言材料中得到证明的意义。 清·江沅在《说文解字注·后叙》中指出:“本义明而后余义明,引申之义亦明,假借之义亦明。” “题” ① 头额; ② 标识篇首的文字,如“标题”、“篇题”;③ 题目、问题; ④ 书写、署,如“题字”、“题诗”; ⑤ 品评; ⑥ 章奏; ⑦ 通“提”。 题 《说文》:“题,额也,从页,是声。” 返回本章目录 “页”是个象形字 含义为“头”; 《说文解字》:“头也。”从页都表示与头有关的意义。 题为“头额”是“头”的一部分,所以从“页”。 “有兽焉,其状如豹,而文题白身,名曰孟极。” —《山海经·北山经》 颜:额 颁:大头 颠:头顶 颇:头偏 顾:回头看 题:额 领:脖子 顿:叩头 项:脖子的后部 (二)怎样掌握词的本义 分析汉字的结构 考核文献用例,并将两者结合起来。 许慎《说文解字》 许书之要,在明文字之本义而已。 清·江沅《说文解字注·后叙》 许君之立说也,推古人造字之由,先有字义,继有字声,乃造字形。故其说义也,必与形相比附。 清·王筠在《说文释例》 应注意的问题: 一般来说,分析字形以求本义,不能以楷书为据,而应以小篆为据,有时还应参考甲骨文和金文。 可以用来考核本义的古代文献,包括:经史子集等著作及其注释,古代的字典辞书,材料越古越可靠。 象形、指事、会意字可以通过直接分析字形、证以古书用例来确定其本义。 返回本章目录 豆——《说文》:“豆,古食肉器也。” “在孤之侧者,觞酒、豆肉、箪食,未尝敢不分也。” ——《国语·吴语》 韦昭注:“豆,肉器。” “昂盛于豆,于豆于登。” ——《诗经·大雅·生民》 毛亨传:“木曰豆,瓦曰登。豆,荐葅醢也。”郑玄笺:“祀天用瓦豆,陶器质也。” 可以断定:“豆”的本义是古代用来盛放肉食的器皿。 末 《说文》:“末,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选修三专题四.pptx
- 选修五1.1有机化合物的分类.ppt
- 选修四第三单元复习课教.ppt
- 选准角度确立论点.ppt
- 选修课-挺音乐学英语.ppt
- 选定与移动图形.ppt
- 选择和使用论据.ppt
- 选择题精选2.ppt
- 选材与文化底蕴.ppt
- 选择精装修房子的八大好处.ppt
- 2025年人教B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 .docx
- 2025年沪科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docx
- 2025年苏科新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docx
- 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考核机制.docx
- 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论文中英文外文翻译文献.docx
- 会计学专科毕业论文.docx
- 关于烟草进销存管理的系统参考文献.docx
- Unit 6 Travelling around Asia Lesson4 课件(共12张PPT)沪教育教学资料.pptx
-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 Lesson34 quick work 课件(共20张PPT).pptx
- 九上道德与法治7.1促进民族团结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