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的心理效应.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中的心理效应精要

认知超载 人接受任务,信息,刺激时,存在一个主观的容量,超过这个容量,人就不愿意认真对待了。 因此,向学生讲述知识,布置作业时不要超过学生可接受的限度 迈好眼前的一小步 ——高原现象 高原现象 这种现象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是因为高原地形海拔高,地面却很平坦,人在高原上走很久,但海拔度并未上升。这与学习中出现的情况相似。这就是高原现象。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学习者的学习方法在使用过程中会暴露出缺点 在学到一定程度时学习动机会下降,这是就需要坚持。 克服高原现象就需要耐心 创造第二次呼吸 学习是一个过程,经历从开始到迅速提高再到高原期以及再次提高的循环往复。 高原期不是极限,只要突破这个难关将会是一笔巨大财富 柳暗花明又一村 ——思维定势 定势现象是非常普遍的,是小时候形成的一个束缚 是美女,还是老妪 一次特殊的面试 *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教学课件 U型记忆 系列位置效应 系列位置效应 回忆百分比 首因区域 近因区域 100 0 50 1 20 40 系列位置效应表明,如果学习材料中各部分的位置不同,学习效果就不同。 睡前醒后 系列位置效应告诉我们,要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开头和结尾部分。 “一年之际在于春,一天之际在于晨。” 神奇的“记忆丸” 老师在课堂的开始和结尾讲重要内容,处理重要的事情。 学生重视课堂的开头和结尾。 背诵课文,单词时变换开始位置。 每次学习时间不宜过长。学习时间过长,中间部分就会增长,学习效率就会下降。 合理安排学习的顺序,前后两段时间中学习材料要不一样。 短时记忆的容量有多大? ——7±2法则 测测你自己 读一遍然后按原来的位置默写出来 71863945284 HJMROSFLBTW 你可能记住至少5个,最多9个人,即7±2. 这个有趣的现象就是神奇的7±2效应。 ‘‘电表’’的功能 神奇的7±2效应给我们的启示就是,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 短时间就像一个家庭电表,如果同时开的太多只会把保险丝烧坏,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 把长的内容切成合适的短时记忆的分量来背诵,然后再通过组合的技巧将各个人段落接在一起,就可以记下一段长篇的完整内容。 遵循短时记忆的运转之道,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超越7±2 我们在遵守短时记忆的基础上,如果能灵活地利用各种方法来划分短时记忆的组块,不仅能提高记忆力海能减轻自己的压力。 解密过目不忘 ——专家记忆优势 真假棋局 一个象棋机器虽然击败过世界冠军,但是它终归只有大量的棋局知识和不知疲惫的高速检索能力的机器,只是模仿了专家的组块经验。 组块是秘决 数字知识越多,记数就越容易,数理化公式记得多得人,记数理化公式就越容易,古文记的多的人,记忆古文就越容易,英语单词记得多的人,记忆单词的能力就越强… 只有获得了该领域大量的专业知识,并在处理问题诗随之调节,才能过目不忘。 十年磨一剑 戒骄戒躁,在学习之处,有明确的目标,并专心努力,排除杂念。 绘制地图,建立自己的知识网络,才能在调用的时候不会迷路。 反复应用,要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那么学到的知识才不会僵硬化。 虎头豹尾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首因效应在印象形成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因效应也告诉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在长期了解中全面认识一个人。 近因效应 对于陌生人首因作用大,但是熟悉的人近因效果比较大。 近因效应也告诉我们不要因为一时一事评价人,不要因为一次错误给予全盘否定。 教育者要尽量避免首因和近因的影响而对学生产生偏见,要全面了解学生。 不要等墙倒塌了再来造墙 ——遗忘曲线 遗忘曲线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音节保持率 20分 60分 9小时 一天 2天 5天 31天 莫等墙倒再造墙 及时复习,遗忘规律要让我们学习之后要立即进行复习。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到及时复习,不要对知识的学习总是从零开始。 给学生留点空白 ——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 对于一而再,再而三的唠叨,再耐心得人也会厌烦,这就是超限效应。 留点空白 学生犯一次错,只能批评一次。 如果要在批评一次,也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语句,这样孩子就不会觉得被同样的错误穷追不舍。 过犹不及 对学生的批评有个度,那表扬呢? 当人过度的时候,最适意自己的东西也会变成不适意的东西。 可见,如果过度就会产生超限效应,因此,我们一定要掌握好火候。 *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