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隋唐时期的教育.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科举趣闻1 有一个姓杜的浙江学使,待考生十分苛刻,某年夏天在杭州监考时,他命令每个考生头上都得粘一根长纸条,纸条的另一端则贴在考桌上,以防交头接耳。等到考卷发下来时,试题却是《万马无声听号令》这即使说不上侮辱,也是在戏弄诸考生了。一个考生忽然大声唤道:“这题目的出处太奇怪了,诸位知道其下句么?”诸考生都吃惊地询问,考场秩序有点乱了。杜学使端坐案前,正想呵斥时,那个考生又大声说:“是‘一牛独坐看文章’啊!”众人哄堂大笑。那些纸条也都被崩断了。 科举趣闻2 为了防止冒名代考,清朝在考生履历表上还有个“面貌册 ”,当时没有相片,要求填写自己的肖像特征。有个名叫胡希吕的主考宫,视学江苏时, 对此极为重视。有一个长点胡子的秀才因填了“微须”,要被赶出辕门。这个秀才不服气,与胡学使争辩不休。胡希吕大怒道:“你是读书人,朱老夫子(朱熹)在《四书注》中明明白白地说:‘微,无也’,你竟然连这也不知道吗?”那个秀才不慌不忙地笑着反问:“那么,经书上说‘孔子微服而过宋’,孔老夫子脱得赤膊条条的,成何体统呢?”胡希吕一时语塞,自己想想也有点不对劲,此后就不再驱逐“微须”者了。 科举趣闻3 慈禧太后乳名“翠妞儿”,因此馆阁中人应试,诗赋中都避用“翠”字。然而唯有京城一带人方知内情,外省士子则无从知晓。某年新进士朝考,题目为《麦天晨气润》,一进士诗中有“翠浪”二字。阅卷者大为惊骇,因为一个“翠”字已不能用,何况再加个“浪”字,这浪可以解释为女子放荡,倘若进呈,必然大触“圣怒”,谁敢承当,也有些官员见该进士诗均佳,提议替他周旋一下。但是人人怕遭不测之祸,谁敢出头!试卷也终于被废斥一边。 科举趣闻4 道光年间,安徽天长的戴长芬中了头名状元。他的金榜夺魁,全属机遇偶然。据说,那次殿试,原拟定的一甲第一名是江苏高邮的史求。最后呈皇上审批,道光皇帝一看史求此名,史求不就是“死囚”么,很不吉利,遂勾去不取。后看到二甲第九名时,心头顿时一阵狂喜,立即提笔点为头名状元。因为大清朝天长第九(天长地久),戴戴(代代)兰芬,真是大吉大利。可是不久之后,鸦片战争爆发,清王朝已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了,何来天长地久代兰芬! 趣闻5: 清代科举,有一模特专科,不试文章书法,专看相貌.(按清代制度,举人应会试三科不中,特设大挑一科, 可以参加名为“大挑”的选官程序 ,也就是对于考试老考不上的“困难户”落实一下政策,给一个做官机会)挑选的标准是:“同田贯日身甲气由”八个字.同,面孔方长;田,面孔方短;贯是头身子直长;日,表示身体胖瘦高矮适中而有端直.符合这前四个字就可选中.身,表示身体歪斜不正;甲,头大身小;气,一肩高耸;由,头小身大.后四个字,沾上一个,就要落选.挑选的时候,二十人站一排,从中挑一等三人,二等九人.所余八人就是落选者,俗称“八仙”. 相貌极丑之人金孝廉却因丑入选.此人五官布局极不合理,观者都发笑不敢正视。此公一进挑场,某王首先挑选他为第一等。一时间其他王公大臣相顾错愕,那位王爷说: “不要惊讶,此人胆量可嘉! ”众人仍不解其意.该王解释: “此人面目如此,却敢于进入挑场.没有三国姜维的胆量,岂能达到这种地步,可见是块做官的材料!”(敢情这爷是个三国迷!) 二、关于教育目的与教育作用的思想 “明先王之教”,实现“学所以为道”。 “夫所谓先王之教者,何也?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为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其文《诗》、《书》、《易》、《春秋》;其法礼、乐、刑、政;其民士、农、工、贾;其位君臣、父子、师友、宾主、昆弟、夫妇;其服麻丝;其居宫、室;其食粟、米、果、蔬、鱼、肉。其为道易明,而其为教易行也。是故以之为己,则顺而祥;以之为人,则爱而公;以之为心,则和而平;以之为天下国家,无所处而不当。” 性三品: 他认为人性有三品; 第一、他提出性与情的问题,认为人有性有情,性是先天具有的,是善的;情是后天习染的,是恶的。性和情二者之间完全相应。 第二,性和情皆分三品,性有五德,“仁、义、礼、智、信”。情有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上品之性为善性;中品之性可善可恶、尚未定型;下品之性为恶性。 第三、性可移,但性的品级不可移。上、中品之人可受教育,下品之人只能以刑罚制之,而三品之人,都固定在天生的“品”的界限内,是“不移”的。 教育的作用 他从性三品说出发,认为上、中品的人可受教育,对于不同的人性,教育所起的作用是不尽一致的。 他从性情出发,认为教育作用在于去掉情欲,使天性得到发展。 “以之为己,则顺而祥;以之为人,则爱而公;以之为心,则和而平;以之为天下国家,无所处而不当。” 三、关于对教师问题的见解 (一)教师的任务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二)教师的标准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