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屈 原 列 传 司马迁 湖南汨罗屈原纪念馆(1) 湖南汨罗屈原纪念馆(2) 湖北秭归屈原祠 湖北秭归屈原铜像 屈 子 行 吟 图 屈原简介 屈原与端午节 屈原62岁时,他看到楚国的前途已经绝望,于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日,跳进湖南省汩罗江自沉。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日端午节,全中国各地划龙船, 吃粽子,就是用来纪念屈原的。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 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纷纷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有此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从此 ,每年五月初五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龙 舟 大 赛 屈原名言警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离骚》)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九章·涉江》)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渔父》)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渔父》)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 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2、熟读文本,把握脉络及行文线索。 3、掌握重点句子翻译。 背景简介: 课文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史记记载了我国从远古直到汉武帝时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两千年来,我国封建社会的“正史”,大多数沿用《史记》开创的这种体例。《史记》不但是一部史学名著,而且是一部文学名著。它善于塑造人物形象,语言简洁生动;同时富于抒情性。它在叙述史实时,饱含着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大概是因为这个原因,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大约因为屈原、贾谊都是文学家,又都怀才不遇,贾谊还作过《吊屈原赋》,所以就把他们合写一传。课文选的是屈原的传文部分(有删节)。秦朝以前,古书中都不记载屈原的生平事迹。《史记》中的这篇传记,是记载屈原生平事迹最早,最完整的文献。 屈原放逐行程图 重点字音 屈平属(zhǔ)草稿未定 疾痛惨怛(dá) 濯(zhuó)淖(nào) 皭(jiào)然泥而不滓者 商于(wū)之地 屈匄(ɡài) 杀其将唐眜(mò) 行文线索 明线:屈原的命运 诵读指导 把握全文感情基调 幽怨 重点句子翻译 作 业 熟读文本 背诵第三自然段 梳理文言知识(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重点实虚词、特殊句式) * * 第一课时 屈 原 披 发 行 吟 泽 畔 屈平:(约前339年~前278年),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但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龙舟大者可容101人,其中包括一个站 头的,一个撑舵的,两个舞旗的(腰旗和尾旗),一 个领唱的锣鼓歌乐手和48对桡(rao)片手。小者也有10多对 桡片手。 第1段 “ 王甚任之” 第2段 “王怒而疏屈平” 第4段 “屈平既绌” 第10段 “王怒而迁之” 第11段 “于是怀石,遂投汨罗以死” 屈原一生经历如下阶段(简要概括): 任——疏——黜——迁——投 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以屈原活动的时间为序进行记叙. 整体感知 把握脉络 第一部分(1—3段):写屈原由见任而见疏。 屈原见任——屈原被疏——屈原为文 第二部分(4—10段):写屈原由见黜而见迁。 屈原被绌,张仪行骗——怀王被惑,纵仪归秦——诸侯击楚, 楚兵大败——怀王赴秦,客死异乡——屈原被放, 心系怀王——子兰使奸,屈原被迁 第三部分(11段):写屈原自沉汨罗。 江畔答问,绝望自沉——文泽后世,德威众杰 第四部分(末段):写屈原死后影响。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暗线:楚国的命运 被骗 被袭 客死 灭亡 见疏 见绌 自沉 见迁 见任 郁闷 哀惋 激愤 爱憎分明 有褒有贬 1、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2、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3、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4、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志:记;明:明晓;娴:熟练;于:在 造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