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VIP

高中历史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1)所有权 氏族公社 (2)特点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3)原因 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 2、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井田制 (1)所有权 (2)表现形式——井田制 国家 井田制的特点: 一切土地属于国家; 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与买卖,同时要向国王交纳贡赋; 庶民和奴隶在井田上集体耕作; 耕地规整,形同井字,故称井田。 所有者 使用者 耕作者 形状 (3)原因 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国家出现,公社的土地所有权被国家掌握。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 田里不鬻。 ——《礼记·王制》 西周井田制下,井田中有公田、私田之分。小块私田由农户耕种,收获归己,公田则由大家通力合作,收成归国家或贵族。 (4)实质 土地私有制 (5)发展历程 ①兴于商 ②盛于西周 ③瓦解于春秋 ③瓦解于春秋 A:原因 a、生产力的发展,井田以外的荒地被大量开垦为私田——根本原因 b、周室衰微,兼并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关系进一步发展 c、诸侯视自己疆域内的土地为私产,在井田耕作的劳动力不断减少,井田制遭到破坏 B、表现 a、公元前594年,鲁国首先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收税。 b、其他诸侯国也相继进行税制改革 C、影响 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④废除于战国 各诸侯国先后进行变法,废除井田制 废井田开阡陌 从法律上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C、井田制瓦解的影响是什么? 土地所有制关系变化(公田 —— 私田) 阶级关系变化(奴隶主 、地主—奴隶 、农民) 交税方式变化(交纳贡赋 —— 交纳地租) 3、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封建土地私有制 (1)三种类型 ①土地国有制 ②地主土地私有制 ③农民土地私有制 四川巡按孔贞一言:蜀昔有沃野之说,……近为王府有者什七,军屯什二,民间仅什一而已。 ──《明神宗实录》(万历) 嘉庆时,大学士和珅占地达80万亩,就连他的两个家丁,也占有土地6万亩。 道光时的大学士琦善,拥有土地高达256万余亩,占地之广超过和珅三倍。 《徽州府志》记载说:“本府万山中,不可舟车,田地少,户口多。”据统计,明代万历年间徽州人均耕地面积仅2.2亩,清代康熙年间为1.9亩,道光年间只1.5亩。而根据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人均拥有耕地“约得四亩,十口之家,即须四十亩”才能维持温饱。 (2)封建土地制度的顽疾——土地兼并 ①含义 地主、官僚通过各种手段兼并农民土地、甚至国有土地,使得国家、农民控制的土地急剧减少。 ②原因 A、封建土地私有制是土地兼并的根源。 (土地私人所有、可以买卖或转让) B、封建经济的发展是土地兼并的重要条件。 ③实质 封建地主与国家争夺财源 ④影响 A、造成了社会两极分化,阶级矛盾激化,甚至农民起义、王朝灭亡。 B、影响国家财政收入。 C、影响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⑤历朝政府大都采取抑制兼并的措施 A、目的 增加收入,维护小农经济,巩固统治。 B、表现 a、均田制 b、明“鱼鳞图册” C、结果 起到鼓励农民垦荒的作用,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 明朝的“鱼鳞图册”: 鱼鳞图册是中国古代官府编造以作赋课租税的地籍清册,是明清土地制度中的一项基本制度,最早始于宋朝,明朝在全国范围内为征派赋役而编制的土地登记簿册。通过实地调查记录绘制成图,因图中田亩形状如鱼鳞,故名。其登记的内容相当完备,所含信息包括地形、四至、田土形态、面积、等级和业主姓名等要素(有时兼列佃户姓名)。它的编制,实际上是国家承认土地所有权的凭证。使赋役的征收具备了确实根据,防止偷漏赋役,使政府收入有了保证。 明朝晚期,很多农民因生计困难,迫于无奈把土地卖掉。当时民间的土地买卖一般由卖方委托中介人寻找买方,三方一起议定价格,写成合约,三方签字画押,合约即可生效。 二、重农抑商 1、含义 鼓励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2、原因 (1)根源: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社会上出现了日益严重的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政权统治等问题 3、目的 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 4、发展历程 (1)战国商鞅首倡重农抑商 ①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