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中语文知识树--《唐诗宋词选读》.ppt

高中语文知识树--《唐诗宋词选读》.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唐诗宋词选读 课标要求 与各模块教学内容的联系(说教材) 教学重点示例及难点的教学策略(说建议) 1、培养和激发学生阅读古代诗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一课 标 要 求 2、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3、学习鉴赏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提倡个性化体验。 4、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高中《中国古代诗歌欣赏》的总目标:学习和熟知古代诗词的知人论世、缘景明情的赏析方法,提升品味诗词语言的能力,同时对古诗词基本格律知识有所了解。通过诵读名篇名句,直观、印象地积累诗词语言,达到体验和顿悟。 本册教材总目标 关键词表情达意的作用 诗词语言特点 描写手法 修辞手法 生活杂感 抒情手法 思乡怀人 3、分析欣赏诗歌表达技巧 忧国伤时 2、体会诗歌思想情感 2、体会诗歌思想情感 4、品味语言 建功报国 人物形象 意象 因声求气 缘景明情 欣赏能力四个主要方面 1、欣赏古诗词形象 知人论世 雨雪曲 江总① 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 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隋三朝。②榆溪:指边塞。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 2、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 2010年宁夏 海南 黑龙江考试卷 诗歌欣赏题 二、与各模块教学内容的联系 (说教材) 《声声慢》 《醉花阴》 《永遇乐·京口兆固亭怀古》 李清照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定风波》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望海潮》 《雨霖铃》 柳永 《琵琶行》并序 宋词 《锦瑟》 《马嵬》其二 《登高》 《秋兴八首》其一 《咏怀古迹》其三 李商隐诗二首 杜甫诗三首 《蜀道难》 唐诗 《归园田居》(其一) 《短歌行》 涉江采 芙蓉 诗三首 魏晋诗歌 《孔雀东南飞》 并序 南北朝诗歌 《离骚》 《采薇》 《氓》 《诗经》二首 先秦诗歌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必修二 必修四 必修三 必修模块教学目标:三了解二熟悉一略知 1、了解诗经、楚辞、乐府诗、五言古诗、格律诗和唐宋词的诗歌体裁的基本特征。 2、了解代表作家的不同时代背景与代表作家的人格特点。 3、了解不同体裁诗词的诵读方式。 1、熟悉诗歌语言的特点,由此顿悟诗词的比喻、象征等写作手法。 2、熟悉诗歌常见的意象,从而体验作者借用意象所表达的情感意境。 1、略知古代诗歌发展的历程。 《选读》中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词的教学目标为: 1、了解辛弃疾及诗作的背景和内容。 2、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和词中意象的含义。 3、明确词中寄托的情感,深刻理解南宋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申的悲苦爱国情感。 纳兰性德 清词 苏轼 姜夔 宋词 张若虚、孟浩然、李白、杜甫、韦庄、王维 唐诗 李清照陆游 宋代诗词 白居易、 李白、杜甫 李煜 五代十国 周邦彦 宋词 李白、杜甫、李贺、高适、柳宗元、温庭筠 唐代诗词 屈原 先秦诗歌 唐诗 鲍照、阮籍、陶渊明 魏晋南北朝诗歌 屈原 先秦诗歌 修容选内 知人论世 因声求气 缘景明情 选修模块教学目标 1、运用知人论世的赏析方式解读作者的情感脉络,提升归纳作品情景的能力。 2、通过意象的解析,探求诗词作者在诗词中表达的微妙而复杂的情感。 3、学会举例古代诗歌常用的修辞技巧,赏析作品的表达技巧。 4、提倡个性化的解读诗歌作品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教学目标为: 1、引导学生理解、掌握文本中诗人述志达情所借助的意象。 2、引导学生根据诗歌中意象的特点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置身诗境,发挥想像,品味诗歌的意境,体悟诗歌所表现出的复杂的思想情绪。 3、在朗诵中品味诗歌天马行空的行文气势和浪漫主义的抒情手法。 4、在理解诗歌的抒情结构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三、教学重点示例及难点的教学策略 1、“知人论世”主题教学重点的解决: 三、教学重点示例及难点的教学策略 “知人论世”是指:了解诗人的思想性格和生平遭遇,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和创作目的,从而设身处地的揣摩诗人的心境,理解其思想内涵和写作风格。 2009年全国高考(一卷)的诗歌鉴赏题 军城早秋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