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学生美好心灵.doc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学生美好心灵.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学生美好心灵.doc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学生美好心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综述 大类已经进入21世纪,社会与科技的发展向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21世纪的职业教育,应是以人为本的职业素质教育,是主体性、发展性的职业教育,即促进人的素质现代化,以人的现代化推进社会的现代化的职业教育。在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变革的进程中,以提高人的心理素质、促进人的心理发展为目标的心理健康教育正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和广泛关注。事实表明,由于人才竞争激烈,就学成本增高,就业压力加大,以及社会、家庭和大学生自身的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加重趋势,心理品质亦有所下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增多。有研究表明:我国约有20-25%的大学生存在一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灵的疾患已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制约了大学生的潜能发挥、价值实现及生活质量。如果让有这样或那样心理缺陷的大学生走入社会,不仅会影响他们未来的发展,更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缺陷。所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新挑战,也是社会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现实要求。2004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辽宁省委、省政府,先后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辽委发[2005]18号)文件,极大促进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我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亦正是以此为契机,由早期的教研室行为转变为学校行为,由单一被动的心理咨询模式转变为教学——训练——咨询的主动模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获得了飞速发展,目前已形成一套规范系统的教育模式,教育成效显著,现将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综述如下: 一、工作思路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伴随着独生子女成长的特殊环境、竞争型社会加剧、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及大学生自身在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心理问题而出现怕新的教育领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是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教育。其最终目标是在大学生身上形成适合自身发展及社会要求的优化的心理品质。由于人的心理的复杂性,决定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非短期行为,更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式教育,而是一项系统工程,一项需要整合教育资源,科学、系统、长期的教育行为。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思路是:建立高效的管理机制及形成科学的教育模式。 二、工作过程 (一)教育模式的理论建构 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确定为:“心理健康教育综合培养模式”。“心理健康教育综合培养模式”是我们经过多年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心理健康教育综合培养模式是一个多目标、多渠道、多领域、相互联系,相互协作的整体。由模式目标、模式原则、模式内容、模式途径、模式方法、模式测评六部分组成,模式目标是模式运行的出发点和归宿;模式内容是模式的主体,包括课程体系和训练体系;模式原则是模式运行的理论依据,保证模式在科学的轨道上运行;模式途径和方法是实现模式培养目标的具体渠道和手段,是模式综合性和操作性的具体体现;模式测评则是模式的检测系统,是模式得以良性循环的最终保障。 (二)教育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人自身心理的发展和完善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人的潜能,注重维护和促进人的心理健康,保证个人对环境的良好适应为根本特征的教育活动,它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工程。要实施这一教育,首先要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 1、通过教育,帮助大学生确立心理预警系统。 2、通过教育,让大学生掌握心理科学知识,了解和把握自身的心理发展规律。 3、通过教育,发掘心理潜能,培养健康健全的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提高自身意识水平和心理承受力,具备良好的择业心理素质。 4、通过教育,养成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预防和矫治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三)教育内容 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综合培养模式”的总目标,我们提出并确定了模式的基本内容为: 1、课程体系: (1)大学生心理健康 (2)普通心理学 2、培训体系: (1)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包括:专业和职业方面的心理认同指导;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的自主适应引导;环境和人际关系方面的积极调适教育;个别指导与团体心理训练。 (2)二年级:综合心理素质训练。包括:心理基础知识的学习,大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与培养,个别指导与团体心理训练;心理问题专项讲座;心理健康与维护。 (3)三年级:择业心理素质培养与训练。包括:就业心理指导;人生观教育;认识社会教育。 (四)教育原则 1、发展性原则。大学生心理会随年龄的增长、环境及教育的改变而有所变化,它不可能是固定的、静止的。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深入了解当代大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angtianb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