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华南师范大学理论部 魏 则 胜 序言:教师的作用 一、人类开始于两类生产 1,物质资料的生产:维持肉身的新陈代谢 2,人口的生产:维持人类种族的延续 由此,人类的两种生产的结果是:物质财富的增加,人口的繁衍。人类社会得以延续 二、人类发展的三个条件 1,生产力的发展 2,人口的繁衍 3,文化的发展:思想的丰富与进步,社会制度的完善与革新 三、个人生存与发展的两个条件 1,个体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系统正常运转,维持生命的存在,人获得自然本质 2,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精神交换系统正常运转,人不断获得社会思想、文化信息,获得社会本质 结果是:人逐渐由出生时的自然状态,逐渐丰富为自然基础上的社会人。这就是社会化,人的发展,或成熟。 四、教师的作用 维持第二交换系统的中介力量。通过教育等传播活动,将人类优秀的精神文化财富,内化为个人的精神品质,丰富个人的社会性,推动人的发展与完善。 教师,不仅是个人发展的推动者,也是社会进步的希望所在。因为他们培养什么样的人,就意味着未来社会的发展模式。 第一讲 道与德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性格 1,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 道家文化:关注宇宙苍生的来处:你从哪里来 儒家文化:关注芸芸众生的现在:你该如何活着 释家文化:关注宇宙苍生的未来:你将往哪里去 2,中国传统文化的 三个代表 (1)孔子:儒家文化 的代表。核心观念: 仁义 (2)道家文化 的代表:老子。 核心观念: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3)释家文化: 代表:释迦牟尼 核心观念: 因果轮回 2,中国传统文化的性格 第一,重来历,尊祖先,讲道理。肉身来自于祖先,精神来自于道理 第二,重今生,尊长,爱幼,讲仁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第三,重来世,追求理想,渴望灵魂的归宿和人格的升华 第四,三种文化形成中国人精神世界稳定的三角形结构,拒绝践踏生命 举例:如《论语》,《孙子兵法》 第五,重伦理,道德是流淌在中华名族血液中的文化密码 3,中国传统文化:儒道释三教合一 几个文本的分析: 《三国演义》,价值观是儒家的,原因是佛家的,“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理想是道家的: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三国演义.mp3 《红楼梦》:佛家的因果,儒家的人生,道家的结局红楼梦枉凝眉.mp3 《西游记》:道家的功夫,佛家的理想,儒家的历程敢问路在何方.mp3 《水浒传》:反抗佛家,快意恩仇,杀人如麻 反抗儒家,占山为王。追寻道家:替天行道。一方面反映了中国人生活在儒家、佛教的重压下的寻求自由人生的愿望,另一方面恰恰反映了三种文化的关系:寻求和谐,所以最后的结果是招安。 水浒传.mp3 4,中国传统文化结构 结论是:道家文化为本体,最高者为道。在今生,知道,行正道,方能得,得者,德也;灵魂才能升华,才能成佛。因此,来自于道,走向佛,而今生,则是德。 二、什么是道德 1,论“道” 第一,宇宙存在与运行的方式、规律,所谓天道 第二,人类行为的合理化模式,所谓人道 第三,人类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如孙子兵法所说的“兵者,诡道也” 2,道德之道,是一种价值判断,指行为的理由、手段以及目的的合理性,它是天道向人道的延伸,是一种承载人道的生活之道。因此,先有道,后有德。 3,道德之德,是一种结果,是按照“道”的规定和引导而行为所带来的结果。这种结果表现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公共理性,即道德规范;一种是个人理性,即德性。公共道德理性是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循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个人德性 是个人的精神自由,追求人格的高尚,灵魂的升华,内心的宁静,良心的完善 4,道德结构 不同的生活领域有不同的道,也就有不同的德。一般作出四种领域的划分:个人道德,爱情婚姻家庭道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 三、道德价值论 1,人的发展与完善 2,言行的信念基础 3,人际关系的纽带 4,家庭和睦的保证 5,事业成功的条件 (二)社会价值 1,社会存在的秩序要求:道德规范 2,社会发展的文明标准:道德风尚 3,社会统一的精神基础:公共理性 4,社会管理的平衡手段:法治与德治 第二讲 职业道德 一、职业道德 (一)什么是职业 1,职业概念:人们所专门从事的社会工作 2,职业特点: (1)专业性与专门性,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活动内容和目的、方式比较专一; (2)长期性与稳定性,职业具有一定时间的存续性; (3)认同性与普适性,职业需要得到社会的道德与法律认同,获得合法地位,并且能够为普通公民所从事而不是特权行为。 3,职业意义: (1)个人价值。职业是个人谋生、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的基本手段; (2)社会价值。职业是社会分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工艺流程题(解析版)-2024-2025学年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专项复习(湖南专用).pdf VIP
- 工艺流程题 期末专项训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docx VIP
- 高职英语写作-PPT课件(全).pptx
- ZCC12800吊车技术规格书.pdf
- 2023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招聘考试真题题库.docx VIP
- 心脏猝死与心脏骤停急救.ppt VIP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抛体运动第4节抛体运动的规律.pptx VIP
- 2024年杭州市学军中学高三数学4月模拟测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学军中学2024届高考仿真模拟英语试卷含解析.doc
- 部分图表—博弈论教程-王则柯.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