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言虚词复习 一、“而”字用法总结 1、代词。你的 2、连词。表示并列、顺承、转折、递进、修饰、假设、因果、目的等关系 3、好像 4、固定词组:而已、既而 二、“何”字用法总结 1、代词:作谓语(什么原因) 作宾语(什么、哪里) 作定语(什么、哪) 2、副词:在动词前(为什么、怎么) 在形容词前(多么、怎么) 3、固定词组:何如、奈何、何以、无何、何乃 三、“乎”字用法总结 1、助词: 句末语气助词——根据句子的具体意思判断“乎”字表什么语气 词尾——跟在形容词或副词后面,可译为“……的样子”“……地” 句中停顿 2、介词:相当于“于”,后面跟有宾语 四、“乃”字用法总结 1、代词:你、你的 2、副词:就、才 却、竟然 只、仅 3、判断动词,是 4、固定词组:无乃,乃尔 七、“若”字用法总结 1、代词。人称代词(你,你们) 指示代词(这) 2、连词。表示假设、选择等关系 3、动词。像、好像 4、固定词组:若夫,若……何 八、“所”字用法总结 1、特殊指示代词(所+动=所字结构)。表示……人(事、物) 与“以”连用,表示“……的原因”或“用来……的” 2、名词。表示地方 3、“为……所……”表被动 为 ①北冥有鱼,……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②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 ③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④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皆为利往。 ⑤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⑥此可为知者道,难为外人言也。 ⑦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⑧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⑨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⑩将以有为也? 九、“为”字用法总结 1、动词(wéi) /表被动 2、介词(wèi)。表示对象、原因、目的、假设、选择等关系 3、句末语气词,表反问或感叹 4、名词,作为 焉 1、于是余有叹焉 2、万钟于我何加焉? 3、或师焉,或不焉 4、众好之,必察焉;众恶之,必察焉。 5、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6、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7、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 8、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9、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 10、盘盘焉,囷囷焉。 十、“焉”字用法总结 1、语气词。句中语气词,表停顿; 句末语气词,表感叹、疑问。 2、代词。疑问代词“哪里,怎么”; 人称代词“之” 3、兼词,相当于“于此、于之” 4、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也 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2、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3、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4、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5、陈胜者,阳城人也。 6、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7、狐曰:“子无敢食我也! 8、吾其还也。 十一、“也”字用法总结 语气词。 句中语气词,表停顿; 句末语气词,表判断、肯定、感叹、疑问、商量语气。 以 1、今以钟磬置水中 2、以刀劈狼 3、孙膑以此名显天下 4、余以乾隆二十九年十二月…… 5、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6、以资政殿学士行 7、古之君子进人以礼,退人以礼。 8、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以 1、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2、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3、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4、属予作文以记之 5、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以塞忠谏之路也。 以 1、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2、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3、宫之奇以其族行 4、得鱼腹中书,固以怪矣。 5、 宋人执而问其以。 因 1、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2、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 3、因其无备,卒然击之 4、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5、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6、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7、祥符中,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8、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十三、“因”字用法总结 介词。表示凭借,原因,对象关系等 连词。表示因果关系 副词。表示顺承关系 动词。意为“沿袭、承袭” 1、贫者语于富者曰 2、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3、燕王欲结于君 4、君幸于赵王 5、事急矣,请求救于孙将军 6、业精于勤、荒于嬉 7、苛政猛于虎也 8、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9、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 10、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请判断下面各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 因访(杜)一元家所在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因家庐江寻阳焉 (杜)弘因阵乱突围而出 (杜)弘大掷宝物于城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