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语法(语序、判断句、被动句).ppt

第四章语法(语序、判断句、被动句).ppt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语法(二)——句法 ;第四章 语法(二)——句法 ;第四章 语法(二)——句法 ;一、谓语前置 为了强调谓语,把谓语提到主语的前面,叫做谓语前 置。谓语前置又叫“倒装句”。 (一)疑问句中谓语前置。为了突出疑问对象。 例:(1)何哉,尔所谓达者? (2)谁与,哭者? (3)子邪,言伐莒者?;(二)感叹句中谓语前置。为了突出感叹中心。 例:(1)甚矣,汝之不惠! (2)大哉,尧之为君! (3)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三)祈使句中谓语前置。为了突出祈使内容。;二、宾语前置 把宾语提到动词谓语或介词的前面,叫做宾语前置。;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的例外情况: 例:(1)子张曰:“子夏云何?” (2)荀息谓何? 谓语动词前有助动词,疑问代词作宾语常置于助动词之前。 例:(1)《吕氏春秋》:“公谁欲相?” (2)《左传》:“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2.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前置 例:(1)学恶乎始?恶乎终? (2)胡为至今不朝也? (3)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2.否定句中,有否定词“不”、“莫”、“未”、“毋”,代词作宾语前置。;先秦时代,有比较多的例外情况。 例:(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2)西伯将何之?无欺我也。 到了汉代,后置的现象就更多了。 ;3.动词前面有结构助词“之”、“是”、“焉”等。;(二)介词宾语前置 例:(1)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2)许子奚为不自织? (3)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练习:;练习:;三、定语后置;三、定语后置;(二)哪些词可以作后置定语;2.动词或动词词组作后置定语 (1)汉马死者十余万。 (2)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3.形容词或形容词词组作后置定语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善以自为,举贤以自佐。;四、数词的语序 (一)表名量的数词的语序 将数词直接放在名词后面,表示人或事物数量。 例:(1)服剑一,封书而谢孟尝君。 (2)马之千里者,一食???尽粟一石。 (3)于是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二)表动量的数词的位置 1.一般方法 将数词直接放在动词之前作状语。 (1)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 (2)子墨子[九]距之。;2.强调方法 表动作的词语后加“者”,将数词置于句尾作谓语。 (1)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2)鲁仲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综合练习:指出下列句子中出现的特殊语序现象。;6.贤哉,回也! 7.父母唯其疾之忧。 8.汝颍以为险,汉江以为池。 9.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10.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特殊语序主要知识点总结:;第二节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二、古汉语判断句的形式 (一)根据是否用“者”、“也”,判断句共有四种基本形式。 1.主语+者,谓语+也,构成“……者,……也。”的形式。 例: (1)兵者,凶器也。 (2)南冥者,天池也。 (3)陈胜者,阳城人也。;2.主语,谓语+也,构成“……,……也。”的形式。 例:(1)制,岩邑也。 (2)其巫,老女子也。 (3)虢,虞之表也。  ;3.主语+者,谓语,构成“……者,……。”的形式。 例:(1)天下者,高祖天下。 (2)陈轸者,游说之士。 4.主语,谓语,构成“……,……。”的形式。 例:(1)贾生,洛阳之少年。 (2)夫鲁,齐晋之唇。 ;(二)用副词表示。常用副词“乃”、“即”、“则”、“非”等,构成“……(副)……”的形式。;(三)用判断词的判断句 1.用判断词“为”表示判断 例:(1)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 (2)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 “为”多用作动词,含义广泛。 例: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三)用判断词的判断句 2.用判断词“是”表示判断 例:(1)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是”还常用在句中作“指示代词”。 例:(1)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2)是鸟也海运将徙于南冥。 (3)今子食我,是逆天帝之命。   (4)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是”在古汉语判断句中作主语,复指上文出现的内容。 ;三、判断句的活用 句子采用判断句的形式,但在语义上不表达判断的内容, 我们称之为“判断句的活用”。 例:百乘,显使也。 1.表达比喻内容 例:(1)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2)曹公,豺虎也。 ;2.表达因果关系 例:(1)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