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70条疏解.docx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70】问:“心要逐物[1],如何则可?”先生曰:“人君端拱清穆,六卿分职,天下乃治[2],心统五官,亦要如此。今眼要视时,心便逐在色上;耳要听时,心便逐在声上[3],如人君要选官时,便自去坐在吏部;要调军时,便自去坐在兵部,如此岂惟失却君体[4],六卿亦皆不得其职”[5]。注释:[1]《传习录》15条:“好色则一心在好色上,好货则一心在好货上,可以为主一乎?是所谓逐物,非主一也,主一是专主一个天理”。[2]《论语·卫灵公》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中庸》:“《诗》曰‘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3] 《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4]《礼记·礼运》:“故政者,君之所以藏身也,是故夫政必本于天”。《传习录》104条:“若主宰定时,与天运一般不息,虽酬酢万变,常是从容自在,所谓‘天君泰然,百体从令’,若无主宰,便只是这气奔放,如何不忙?”[5] 《传习录》122条:“美色令人目盲,美声令人耳聋,美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发狂。这都是害汝耳目口鼻四肢的,岂得是为汝耳目口鼻四肢?若为着耳目口鼻四肢时,便须思量耳如何听,目如何视,口如何言,四肢如何动。必须非礼勿视听言动,方才成得个耳目口鼻四肢,这个才是为着耳目口鼻四肢”。疏解:陆原静以为做任何一件事情时集中精神,全身心投入,就是“主一”,“如读书,则一心在读书上”。阳明先生认为此非但不是“主一”,而是“逐物”,并告之曰:“主一是专主一个天理”。在日常待人接物中如能“专主一个天理”,则“虽酬酢万变而未尝动也”。阳明主张“心即理”,反对到一草一木上去格物穷理,但又认同陆象山“在人情事变上做工夫之说”。先儒向心外格物求理,是“义袭而取”,其实也是“逐物”。阳明说“除了人情事变,则无事矣”,正如他主张“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修养功夫需落在实处,“只悬空静守如槁木死灰,亦无用”。然在人情事变上做工夫,“其要只在致中和,致中和只在谨独”,这是“主一”。《中庸》十四章曰:“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如素质、素养,具有相对稳定性,短时间内不会有一个突变。“素其位”之“素”则是动词,“素其位而行”即是“主一”,《中庸》所谓“安而行之”。“不愿乎其外”之“外”是从心性上说的,而不是外于当下所处的身份地位。通常认为“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的意思是:身处富贵,就做富贵之人该做的事,身处贫贱,就做贫贱之人该做的事。但什么才是富贵与贫贱之人该做的事呢?如富贵之人应该选择“富而骄”、“富而无骄”还是“富而好礼”?其实所处之位只是一个客观存在,唯有立足于道德本心而言,才有“所当然”,“所当然”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尧舜与人同耳”。并且这样理解“素其位而行”,正如“今眼要视时,心便逐在色上;耳要听时,心便逐在声上”,却是“逐物”。孟子曰:“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才是“素其位”。“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不以富贵、贫贱贰其心者,才是“素其位”。研读本条,不仅有助于理解《中庸》十四章义理,对于领会《大学》八条目之“正心”也有帮助。对于《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朱子注曰:“心有不存,则无以检其身,是以君子必察乎此而敬以直之,然后此心常存而身无不修也”。朱子把“心不在焉”理解为“心有不存”,与之相对立的是“此心常存”,心有不存,则身失其修,故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其实“心不在焉”正如“人君端拱清穆”,是“主一”,曾子正是以“心不在焉”来说“正心”。与《中庸》之“中”相对立的是“倚”,与《大学》“正心”之“正”相对立的是“辟”,如“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今眼要视时,心便逐在色上;耳要听时,心便逐在声上”,对于心来说是“失却君体”,是“逐物”,并且对于耳目来说也是“美色令人目盲,美声令人耳聋”。儒家主张德治,修齐治平事业全落实在正心功夫上。“内圣外王”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不理解“正心”,对修齐治平的理解也会出现偏差(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作动宾结构,不知德治本是无为而治),更难以领会《中庸》“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以及“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大舜平治天下只在于“恭己”,“无为”是“从容中道”,“恭己”即是“正心”。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