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语言(y).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下面是一首对仗工整的古代诗歌,它写的是闲适恬静、清幽自然的夏夜情景。分别选出最能表现该诗意境的词。 溪涨清风?①?面,月?②?繁星满天。 数只船?③?浦口,④?声笛起山前。 ① A 吹 B 掠? C 袭? D 拂? 答 (? ) ② A 落? B 圆? C 明? D 上? 答 ( ) ③ A 傍? B 依? C 横? D 到? 答 (? ) ④ A 声? B 有? C 几? D 一 ?答 ( ? ) 【2006年广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粤秀峰晚望(其一) 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江,远帆片片点归艭①, 横空老鹤南飞走,带得钟声到海幢②。 注:①艭: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 (2)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3分) 【参考答案】 “带”采用了拟人手法,//赋予“老鹤”以人的动作,不说钟声远播,而说老鹤带钟声到海幢,//使画面具有动感。 【2007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 【参考答案】诗人于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月上高树,酒已半醒,周围一片冷清幽寂,诗人独立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 “穿”字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孤独、徘徊(彷徨)的情绪。(2分) 诗人又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2分) 【2009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月 杜甫 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 爽和风襟静,高当泪满悬。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③故故:常常,频频。 ⑵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分) 【参考答案】 “万里”一词,突出空间范围之广,/表现了广阔地天地笼罩于清淡月色中的情景,/反衬了诗人的个体的渺小孤独寂寞之情。 “夜久”一词,强调时间之长,/写出了南飞的乌鹊在深夜经长时间飞奔后只能落在江边暂时栖息的情景,/含蓄地表现了诗人长时间在外奔波、身心俱疲的艰难处境。 (“时时”一词,运用叠词,写月光时时照进黑暗的居室,/与下句的“故故”相对,/使语言表达更富有韵律美。) 【2009年四川卷】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 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2分) 【参考答案】“入”字表现出河的生气,“摩”字突出了山的高峻。 “历遍穷通”:这里指“伊吕”二人学识广博精深,阅历丰富成熟老到。汤武偶相逢:伊尹、吕尚幸遇明主, 商汤、周武慧眼识贤人之故事 . 二、品读诗歌的关键词语。 动词(非动词活用为动词)—— 例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这两句中哪两个字用得好?试简要分析。 副词——表程度范围,使内容深刻。 例5: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这两句诗中哪个字用得最好?表意上有何作用? 数词——一字传神,丰富内涵。 例6: 早梅 (唐)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颔联中哪一个字用得好?为什么? 名词——典型意象,特定内涵。 例8: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提问变体:   “X”字历来为人称道,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5、古人在鉴赏诗歌时,十分注意咀嚼字词,宋朝有一个姓陈的人读杜甫的诗,读到《送蔡都尉》一首时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