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除公司内的“穷人心态”.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少年行为失范的社会心理学解释及对策 摘 要 由于方方面面的影响,部分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与教育规范不协调的行为,如校园暴力、色情犯罪、网上犯罪等等。社会心理学对青少年失范的解释都最终归咎在社会环境上,要针对青少年的活动范围和心理发育过程,从学校、家庭、文化、网络等方面协调配合,共同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关键词:青少年;行为失范;社会心理学解释;学校德育对策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进入到一个大变革的转型期。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行为方式均发生剧烈变化。从一定意义上讲,传统的社会规范受到强烈冲击,而新规范的建立尚需时日,这就导致人们的行为出现了某种混乱与无序。而这种混乱与无序又导致了青少年的行为失范。“马家爵”事件曾在社会上纷纷扬扬,如今似乎尘埃落定。但作为教育者的我们,用审视的眼光来看待时,却有些许涩涩......当前,青少年的“失范”主要表现为:校园暴力、色情犯罪、以侵犯财产为目的的越轨犯罪、吸食毒品、网上犯罪等几大方面。    社会规范是社会群体共同遵守、认同的期望、思想和行为标准,这种标准能够导致人与人之间思想和行为的趋同和协调、有利于增强群体团结。而教育规范是学校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标准,是控制和约束学校成员行为合理性的基本机制。与教育规范不相一致,不协调和冲突的行为就是失范行为,包括越轨行为、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几种。   关于青少年失范行为的理论解释,主要来自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方面。  失范的心理学解释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心理缺陷说”,另一种是”挫折——侵犯说”。一些心理学家力图把越轨、犯罪解释为”心理缺陷”的结果,认为正常人知道限制他们的越轨冲动,而”心理缺陷者”不知道限制他们的越轨冲动。另一些心理学家则强调”挫折——侵犯说”,认为越轨者是一种由挫折产生的针对他人和社会的侵犯形式。而挫折的程度是与需要强度或者受阻的程度为基础的,进而推断,侵犯的强度是与挫折的强度有关的。   社会学在解释学生失范行为时立足于对社会环境的分析,产生了许多学说,其中主要有“差异交往说”、“控制缺乏说”和“失范说”。   “差异交往说”。美国犯罪家萨塞兰德(Sarander)在其《犯罪学原理》(1939)一书中提出其基本假设:所有的人都要经历社会化过程,但他们如何社会化取决于他们与谁交往,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控制缺乏说”。其理论代表者雷克里斯(Rackles)认为,群体的成员资格和社会生活环境决定个人的行为,但他特别强调社会环境的社会控制对个人的效用,并认为越轨和犯罪是由于社会内外部的控制削弱和受到破坏引起的。   “失范说”。“失范”一词(anomie),源于希腊文。在16世纪的神学中是指不守法、尤其指亵渎神的现象。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以此说明“与道德规范不一致的社会现象”。“社会需要一种集体的规范,而这种集体的角色不仅仅在于在人们相互契约的普遍性中确立一种绝对命令,还在于他主动积极地涉入每一个规范的形成过程……它划定了人们应该各自遵守的界线。”[1]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渠敬东认为,失范意味着”社会在个体身上的不充分在场”和”社会的缺席”。[2]心理学对青少年失范行为的解释提示我们,由于青少年受到外界的挫折、侵犯,或是由自身心理的缺陷而产生激烈的心理冲动,不能控制其越轨行为,所以学校教育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塑造青少年健全人格。而社会学对青少年失范行为的解释都最终落实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上,针对青少年的社会活动范围,下文从学校、家庭、文化、网络等方面再进行深入的探究,同时结合学校的工作,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失衡――重建学校文化,树立教育理想和信仰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失衡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其表现是重智轻德。道德教育不落实、不扎实,忽视了对人的价值的终极关怀,忽视了对人的灵魂与美德的关怀,而取代以单一考试分数评价学生,以升学率衡量学校的声望和地位。事实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平的滑坡直接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率的上升。据统计,我国每年查获的未成年人犯罪有15万人,其中尤以15岁至18岁为犯罪的高发年龄段。   道德教育模式的陈旧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许多学校仍然沿用传统的道德教育方式,即以服从为主,生硬简单化,缺乏对青少年内心道德要求的深入调查,缺乏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缺乏生动有效的教育形式,尤其是对青少年作为一个公民的基本道德品质的培养重视不够,使他们在德育过程中难以形成最基本的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道德品质,也未能将这种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内在道德要求。   学校教育工作的目标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劳动者。德育与智育是学校教育的双翼,应该同步提高,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学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