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气候变化.doc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著名的气候学家竺可桢运用考古学、物候学、方志学的方法,对我国近5000年来气候状况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根据其研究成果,不少学者对我国古代的气候进行了分期。其中主要的观点有以下几种: (一)、陈代光先生的《中国历史地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认为,近5000年来中国先后经历了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四个温暖期包括 1、仰韶文化到商代(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100年)。 根据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距今5600年至6080年)和安阳殷墟遗址(距今3000年至4000年)所发现的獐、竹鼠、貉、水牛、象等喜暖动物遗骸,说明关中平原和华北平原处在气候温暖湿润时期。年平均气温比今天高1℃――2℃,一月平均气温比今天高3℃--5℃。 2、春秋战国至西汉末年(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初年)。 从《诗经》到《史记·货殖列传》都明确记载此期亚热带作物分布北界比现在偏北。如黄河流域多梅、竹、江汉地区多桔、黄淮平原对漆、桑、麻。说明气候属温暖期。 3、隋至北宋初年(600年至1000年)。 黄河流域的博爱、户县周至等地普遍设立“施竹监”,专营竹子的生产和销售;关中平原有梅、桔种植;四川盆地出产荔枝。反映出此时的气候温暖潮湿。 4、南宋中期至元代中期(1200年至1300年)。 此时,黄河流域仍普遍设立“施竹监”这种机构。说明黄河流域普遍生长竹子,竹子在经济上占有重要地位,反证当时气候仍温暖潮湿。 作者认为,竺可桢根据降霜下雪,河开河冻,树木抽芽发叶,开花结果,候鸟的春来秋往 等物候资料,对公元前1100年至公元1400年3000多年间的气候状况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确认这一时期气候的变化经历四个寒冷期: 1、西周前期(公元前1100年至公元前850年)。 周代以前,中国的气候经历了一个长达几百年的温暖期之后,至西周初期,进入了第一个短暂的气候寒冷期,约有一二百年。竺可桢认为,下王岗文化遗址第一层文化层(西周)中动物量显著减少,且无喜暖动物施本期气候转寒的力证。 2、东汉、三国、南北朝时期(公元初至600年)。 从公元前1世纪下半叶起,寒冷气候开始侵袭中国大地、反映本期气候寒冷的材料有:渤海湾连年结冰,淮河封冻;黄河以北地区节令比今天迟十天至半月。 3、两宋时期(1000年至1200年)。 10――12世纪中国气候加剧转寒。在本期内太湖封冻,洞庭山上的柑桔全部冻死。素称“荔枝之乡”的福州,因遭严寒而绝收等,证明气候严寒。据竺可桢研究,至13世纪初我国的气候又有一段时间回暖。杭州在13世纪最初20几年内有几年无冰雪。但这一回暖期不长。 4、明初至清末(1400至1900年)。 竺可桢根据徐近之的研究统计,得知这500年期间,寒冷年份多。长江中下游湖泊及沿海亚热带地区霜雪频繁,太湖封冻16次,汉水结冰19次,淮河封冻14次,洞庭湖封冻9次。 (二)、蓝勇在《中国历史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中认为: 1、仰韶温暖期直至夏商文明。 作者认为,距今8000年至5000年的中国大陆与世界其他地区一样,都处于十分温暖湿润的时期,这给中国新石器文化的繁荣创造了条件。 苏秉琦先生曾经提出中华文明起源的“满天星斗”说——各地都有文明发源的火花。—80年代。 12世纪末开始,我国东部地区气候开始转暖,上述茶树、橘树、冬小麦、苎麻种植北界的北移,可以为证。因此可以估计,在13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东部年平均温度比现代偏高0.7—0.8℃,可视为第三个暖锋。 9、14世纪初至19世纪末的元后期至清末,我国东部地区气候又转向寒冷。1309年,江苏无锡附近运河结冰。1329年、1353年太湖结冰,“厚达数尺”。1351年河南境内黄河出现结冰,同期广州野出现结冰的现象。这种寒冷天气现象在黄河以北农牧过渡带地区也有反映,从1260年至1339年这些地区赈济粮数增多,主要是由于大风雪、低温灾害造成大量人畜死亡。明代初年也因蒙古高原南缘地区天气苦寒,屯田难以维持卫所士兵及其家属的生存,故于永乐元年(1403年)将40余个卫所迁入长城以南地区。15世纪以后气候加剧转寒。据国内外研究表明,1500――1900年是一次世界性气候寒冷期,即所谓小冰期。就中国而言,也是近五千年来四个低温期持续时间最长、气温最低的时期。至17世纪下半叶达到了最低点。当时柑橘冻死的南界,大致东起黄岩、衢州、南丰、安福至衡阳一线,东部沿海大致在北纬29度,西部湖南境内大致在北纬27度左右,与今日实际种植界限相比,东面偏南3度,西部偏南6度。估计当时在此界限上的极端低温比现代气温低5℃――7℃。据明末谈迁《北游录》中物候记载,推断当时北京冬季平均温度较今低2℃。17世纪中叶北京地区春季物候期平均较今迟7天左右。据清代杭州、苏州、南京等地晴雨降雪记录和物候资料,长江下游在18世纪20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