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中国美术的形式和意境.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章中国美术的形式和意境要点

第二章 中国美术的形式和意境 “曹衣出水是与吴带当风”相对的一个概念,主要是指古代人物画中衣服褶纹的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前者笔法刚劲稠叠,所画人物衣衫紧贴身上,犹如刚从水中出来一般;后者笔法圆转飘逸,所绘人物衣带宛若迎风飘曳之状。 汉代之前的美术创作,对于形象的处理可能只有一个笼统的概念而没有具体的图式样板。 魏晋佛教美术传入后,“白画”样本的出现并在美术创作中被大量地使用,应该就与佛教美术的传承有密切的关系。从“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乃至各种各样的姿式、手印,在“造像量度经”中,不仅有文字的阐述,更有白描图式的示范。 * 石艳琴 不同的美术门类,各有不同的工具、材料、媒质,因而各有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并体认为不同的审美意境。但既然作为“中国”美术,不同的门类它们之间就必然有许多共同的方面。这些方面的表现,有些是显性的,有些是隐性的。 尽管任何美术作品,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但美术鉴赏的活动,总是把形式摆在第一位的。 黑格尔 美学 “内容沉下去,形式浮上来” 中国美术创作和鉴赏,更把已经看做是高出内容的最重要的品味,孜孜以求。 中国美术在表现形式和传达意境方面的民族特色。 一、书法和骨线 从大体上讲,西方的美术形式,侧重于体面、体量的处理而表现为“雕塑”的倾向。 素描、油画、建筑 而中国的美术形式,则侧重于骨线、线描的处理而表现为“书法”的倾向。 书法,是中国所特有的一个艺术门类,它由文字的书写发展而来,纯由线条的组合而构成。 美术字 “书画同源”是中国画创作、鉴赏中形式审美的一个关键。 唐 张彦远 在其《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中也为我们做出了精辟的概括:“颉有四目,仰观垂象。因俪鸟龟之迹,遂定书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zhào)始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 张彦远认为:在造字之时,书画同体而未分。书(文字)、画的区分来自目的的不同。文字的作用在于传意,绘画的作用在于见形;字学六体中的鸟书也就是画。由此可知书与画本是异名而同体的事物;他认为到后世绘画与文字分离,绘画的作用才得以充分发挥,绘画的形象作用超过了用文字书写的记传与赋颂。张彦远的论述反映了早期对于“书画同源”的认识。 ① 书法的文字和图画形象是由象形而来 ② 都有教化功能。 ③ 书画的用笔、技法相同。 书法所用的文字是由线条构成的,线条又是毛笔写出来的,人物画同样是线条构成的,这就是骨法用笔。中国书法和中国画,在用笔的方法上,如出一辙。用笔同就是技法相同,但内容有别。书法的内容是文字,绘画的内容是形象,绘画归根到底是用笔线塑造形象,所以画画的人都擅长用笔。 东晋 顾恺之、刘宋的陆探微、南梁的张僧繇、唐代的吴道子四大画家证明书画用笔相同,具体论证了顾恺之和陆探微是密体,,张僧繇和吴道子是疏体。疏体指的就是简练写意,而密体就是工笔细密精致。 “自古善画者多工书” “自古善画者多工书” 但这里的相同,只是指抽象的理法上的相同,顿挫转折,气脉通连,而并非指具体的笔法相同。 书法对于用笔之要求,比绘画高得多,而绘画对于用笔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又非书法所能相提并论。 从元代开始,“书画同源”又有了新的内涵。绘画用笔与书法的相同表现为具体技法上的相同,但只限于某些特定的题材。 赵孟頫 “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飞白是汉字的一种书体,籀是古代汉字的一种字体,八法就是永字八法。这是说,画石头、树木和竹子,以及兰花、梅花,都跟书写汉字的机理有内在联系。 赵氏以飞白法画石,遒劲有力,将石头坚硬的质感一表无遗。画树的篆籀笔法圆熟,表现出古木苍老斑驳的效果。枯树的嫩条新梢,笔法快捷,用笔沉著。竹之枝节圆劲有力,墨色饱满。竹叶笔法起伏有致,和楷书的“永字八法”相呼应。表现竹竿、竹节竹枝、竹叶的质感。 《枯木竹石图卷》上有乾隆皇帝的题诗:作石无非飞白法,作竹兼能金错刀。松雪斋中偶弄墨,如不经意神常超。瞻彼淇澳兴遐想,刻画求媚真儿曹。御题。这首诗很好地说明了赵孟頫在《枯木竹石图卷》一类作品中对“书法性用笔”的把握。 中国画的笔墨和形象两者的关系,在不同时代各不相同。 唐宋绘画笔墨为形象服务 绘画性绘画 明清绘画形象为笔墨服务 书法性绘画 对于“绘画性绘画”,书画用笔技法的相同,主要表现为抽象的理法相同,具体的技法要求不同。 而对于“书法性绘画”, 书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