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单元 神 经 系 统 §1.反射 一、反射与反射弧 反射弧的组成 反射 二、反馈 工人 1.正反馈: 反馈信息与调节信息性质相同的反馈。 司令 2.负反馈: 反馈信息与调节信息性质相反的反馈。 司令 四、反射中枢 突触的概念与分类 1. 概念: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 突触的分类 突触基本结构 (三)突触传递的过程 AP到达轴突末稍 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EPSP 定义:兴奋性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造成突触后膜去极化,这种去极化就称为EPSP。 机制:突触后膜上Na+通道开放,Na+内流。 2.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IPSP 定义:抑制性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造成突触后膜超极化,这种超极化就称为IPSP。 机制:突触后膜上Cl-通道开放, Cl-内流。 五、中枢兴奋传递的特征 突触传递的特征 1. 单向传递 5. 对内外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 (1)突触易受理化因素的影响 [H+]↑、缺氧、CO2↑→ 传导速度↓ 碱中毒 → 传导速度↑ (2)突触是反射弧中最容易发生疲劳的环节 §2.神经系统的 感觉功能 (二)感觉投射系统 特异性投射系统 (1)定义: (2)功能: ① 引起特定的感觉。 ② 激发大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 §3.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一)牵张反射 1. 定义: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时,可反射性引起受牵拉肌肉收缩。 2.牵张反射分类: ⑴ 肌紧张 ① 定义:缓慢而持续地牵拉肌腱所引起的牵张反射。 ② 表现:受牵拉的肌肉轻微而持续的收缩 ③ 意义:维持姿势 ⑵ 腱反射 ① 定义:快速牵拉肌腱所引起的牵张反射。 ② 表现:受牵拉的肌肉迅速而明显地缩短 二、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一)小脑的划分 四、基底核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纹状体 §4.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自主神经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一)外周神经递质 外周神经递质 1. 乙酰胆碱: 凡是以Ach为递质的神经纤维命名为胆碱能纤维。 ①副交感和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②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③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④躯体运动神经 外周神经递质 2. 去甲肾上腺素: 凡是以NE为递质的神经纤维命名为肾上腺素能纤维。 ●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二)外周受体 1.胆碱能受体 2.肾上腺素能受体 1. 胆碱能受体:能与乙酰胆碱结合的受体 ⑴ M受体(毒蕈碱型受体): 分布: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上 ⑵ N受体(烟碱型受体): N1型 分布:自主神经节上 2. 肾上腺素能受体: 能与E、NE结合的受体 ⑴ α 受体 分布:主要分布于血管平滑肌 作用:兴奋效应 使血管平滑肌收缩 阻断剂:酚妥拉明 ⑵ β 受体 β1 分布:主要分布于心脏(窦房结、心房、心室肌) 作用:兴奋效应 β2 分布:血管平滑肌、胃、肠、子宫、支气管平滑肌 作用:抑制效应 β 受体 阻断剂( β1 、β2 ):心得安(普奈洛尔) 阻断剂( β1 ):阿替洛尔 阻断剂( β2 ):丁氧胺 §5.脑的高级功能 一、条件反射 (一)条件反射的形成 1. 经典条件反射 1. EPSP的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提高了对下列哪种离子的通透性 A. K+ B. Ca2+ C. Na+ D. Cl- E. Fe2+ 2.下列关于突触传递的特征,错误的是 A. 单向传递 B. 有时间延搁 C. 不易受环境因素影响 D. 可以总和 E. 有后放 3.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是发生在突触后膜上的 A. 超极化 B. 去极化 C. 倒极化 D. 复极化 E. 动作电位 4.阿托品可以阻断哪种受体的作用 A. M受体 B. β受体 C. α受体 D. N1受体 E. N2受体 5. 叩击跟腱引起相连的同块肌肉收缩属于 A. 肌紧张 B. 牵张反射 C. 腱反射 D .屈肌反射 E. 脊休克 6.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是 A. 乙酰胆碱 B. 5羟色胺 C. 去甲肾上腺素 D. 去甲肾上腺素或乙酰胆碱 F. 多巴胺 7. 人类新小脑损伤所特有的症状是 A.静止性震颤 B.意向性震颤 C.肌张力增强 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