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理学三大流派的异同.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理学三大流派的异同中国文化进入理学的阶段,也就是从有走向无。形而上的探索成为理论深化的必然,本体论横亘无际,却也引人遐思无限。准确地说,这个思维阶段已经不存在传统意义上代表着真理和正义的圣者,只有先行一步的思想者。诚如陆象山所言:理乃天下之公理,心乃天下之公心(1),或曰:心只是-个心、某之心,吾友之心,上而千百载圣贤之心,下而千百载复有圣贤,其心亦只如此。(2)只不过,昔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3)。不能不承认,这是一个心灵开放的时期,是一个思想解放的时期,它典型地反映于陆象山的一句话:六经注我!我注六经!(4)它的另一种表达式就是西方近代哲学奠基人勒内-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 在一个思想开放的时代,显现在人类面前的大千世界万象森然。从孟子和荀况开始的关于人性善与恶的争论,在理学家们的讨论中也步入本体论的层面,且称之为人性本体论,是理的一个子系统,天、命、性、理、才、心、情等是构成这个系统的主要命题。 这些争论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三大流派,即程颢和陆九渊的心即理;程颐和朱熹的性即理;张载的“气即理”。在寻觅彼此异同的时候,笔者正在进入一个精微却又博大的世界,感受着冲漠无朕、万象森然的来自大自然的气息。或谓如临清凉雄风,伴随其飘举升降,乘凌高城,邸华叶而振气,徘徊于桂椒之间,翱翔于激水之上,将击芙蓉之精,猎蕙草,离秦衡,概新夷,被荑杨,回穴冲陵,萧条众芳。。。宋玉说:“乃得为大王之风也。”(5) 三大流派的共同点: 1、思想发生的现实背景: 三大流派所处的历史与社会环境。安史乱后,唐室衰微,佛道盛行,空玄而不务实,糜费而毫无建树,于是在政治和思想上如韩愈、柳宗元辈发起了变革的倡导。在政治上,所谓的变革很难改变封建专制政治兴衰之趋势,但是中国社会的这一个特点也促使改革者在思想上有一个持续几代人的抗争与探索。从韩愈的道统论到朱熹理学,中国历史上发生的第二次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终于把中国的文化思想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峰。在这一个过程中,三大流派共同参与了,也作出了自己的努力。 中国文化自秦后对孔孟之道的否定到宋理学对孔孟之道的复兴,验证了辩证法“否定之否定”的规律。 2、思想的起点及其核心: 从道统说看,宋理学的三大流派都以大舜十六字心法为道之起点。所谓大舜十六字心法,即摘自《尚书·大禹谟》中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是中华典籍记载的最早的心法,或称十六字箴言。孔子评论大舜: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以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为舜乎!(6)这一节评论说明孔子从大舜事迹中看到的是察、思与用,含知与行两方面的内容。知行合一的命题虽然是由明代的心学派王阳明提出,显得别致,但是关于知与行的讨论始终存在于中华文化的传统中,对于知与行的认识权衡着各种学说的价值。它证明了宋理学有一个良性的起点。 进一步说,宋理学是以复兴孔孟学说为使命的,对构成中国封建文化主体的荀韩学说持否定的态度,例如韩愈认为: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7)程颐则认为:荀子极偏驳,只一句性恶,大本已失。扬子虽少过,然亦不识性,更说甚道。与先秦文化的连接点是思孟学说。无论是二程、张载或是其传承人朱熹、陆九渊和王夫之,关于人性的讨论都是以《易传》、《中庸》、《大学》《孟子》为本的,或者说是思孟学说的继续。思孟学说在人性论上的观点是性善论,无论是仁的社会构建的设想,还是义以形成个体的自律,儒家道德观失去了人性善也就失去根本。所谓儒学,是以思孟学说为主线的,背离这一条主线而称儒家者无非野外游魂,声存而实亡。它说明了宋理学以“善”为其核心思想。 从起点与其核心思想看,宋理学是在沿着寻觅人类的终极理念的道路上前行。 3、认识论: 从二程理学延续的两个学派包含一个共同点,即从有达于无的境界,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宋理学处发生的质变,它的意义和西方启蒙运动告别了教会文化进入哲学时代的意义是相同的。对于人性善的辩证,对于其根源的追索,是性善论者必须予以明确问题。达于至善扬弃的是性恶,性的善、恶是相对而又相互依存的;为了扬弃性恶,也就必须明白性恶之源,正是性恶构成了道德必要性的理由。这些问题在宋理学之前的思孟学派的理论中并没有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中国传统哲学理论是有。在有的世界里这些问题的论证是很难彻底的,史实证明张载的开万世之太平的祈求只是表达了一种良好的愿望,中国历代王朝都是在自以为有之后被否定的,黄炎培的提出的兴亡周期律是有理论的必然产物。  宋理学和近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其认识论是无。以此哲学观辩证《周易》,周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和谐性,重要的是周――和谐并不是存在于某一特定的范围,它所涵盖的三维空间是无限的――无限的大,被及大众及于未来的大同社会;无限的小,民事无小事及于柴米油盐。而所谓易,除了变动不居的含义,更重要的是发展的永恒而永远不会踏入同一条河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