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ppt

第三节 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节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要点

第三节、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历史的中轴似乎被发现处于公元前500年左右,在公元前800到200年间发生的精神历程之中。正是在那一时期我们遇到了最深刻的历史分界线,我们今天所知道的‘人’在那时形成了。我们可以把这个时期简称为‘轴心时代’。” ——卡尔·雅斯贝尔斯 在中国文化史上,春秋战国时期,正式这样的“革新的时代”、“轴心的时代”。 中华文化的鲜明的人文主题在这一时期确定; 注重直觉体悟、整体把握的思维方式在这一时期确立; 重伦理道德、重个人修养、重实用理性的价值判断标准在这一时期树立; 士人集团在这一时期出现; “有容乃大”、“和而不同”的文化包容机制在这一时期形成。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辉煌,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社会大变革时代为各个阶级、集团的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进行“百家争鸣”提供了历史舞台。 1、“士”阶层的崛起 孔子以后,“士”主要用作知识分子阶层的称谓 。 “士不可以不弘毅。”(《论语·泰伯》) 士阶层,拥有独立的社会地位,掌握专门的文化知识,不耕而食,不富而贵,作为专职的脑力劳动者阶层出现于春秋战国时代风云激荡的历史舞台上。 (1)经济原因。 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一方面促进了更高层次的劳动分工,使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完全分离,由“劳心者”和“劳力者”两部分社会成员分别承担;另一方面也提供了足够数量的劳动产品以养活一批“不耕而食”的“劳心者”。 (2)社会条件 “天有十日,人有十等,……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 —— 《左传·昭公七年》 “我家臣也,不敢知国。”“家臣而欲张公室,罪莫大焉。”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进入春秋时代,“士”阶层摆脱了宗法制度的枷锁,不再依附于宗族,也不受卿大夫的役使,获得了基本的人身自由。 2、激烈的兼并战争打破孤立、静止的生活格局,文化传播的规模日盛,多因素的冲突、交织与渗透,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 “仲尼既没,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未卿相师傅,小者友教士大夫。” (《汉书·儒林传序》) “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曾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淮南子》) 孟子“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孟子》) 3、 “学术自由,百家争鸣;显学虽有,但无独尊。” 竞相争霸的诸侯列国,尚未建立一统的观念形态。学术环境宽松活泼,使文化人有可能进行独立的、富于创造性的精神劳动。 稷下学宫 齐桓公于国都稷门外设立学宫,招揽天下贤士,勉其著书立说,讲学论辩,在生活上予以优惠。 历桓、威、宣、湣、襄五代君王而不衰。 稷下学宫内汇集了道、法、儒、名、兵、农、阴阳诸家之学,“成为一时学者荟萃的中心,周、秦诸子的盛况在这形成了一个最高峰。”(郭沫若《十批判书》) 4、“王官失守,学术下放”——世守专职的宫廷文化官员纷纷走向下层或转移到列国,直接推动私家学者集团兴起。 殷周时代,巫史掌管文化教育,只有贵族及其弟子才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的内容,也限制在礼制、法度、宗教神学的范围内。 随着周天子权力旁落,宫室衰败,宗法奴隶制趋于瓦解。学在官府的局面自然维持不下去了。许多原载王公贵族、诸侯大夫门下从事各种文化活动的士,纷纷流落民间。 二、先秦诸子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阴阳、儒、墨、名、法、道。 刘歆《七略》增加:纵横、杂、农、小说。 班固《汉书.艺文志》认为:“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 人们去“小说家”,将剩下的九家称为“九流”。 1、墨家 2、法家 3、阴阳家 1、墨家显学 《吕氏春秋·当染》“从属弥众,弟子弥丰,充满天下。” 《韩非子·显学》“世之显学,儒墨也。” 《淮南子》“孔子无黔突,墨子无暖席。” 《孟子》“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庄子》“钳杨墨之口” “蓋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 (《史记》) 墨子的思想: 子墨子游。魏越曰:“既得四方之君,子则将先语?”子墨子曰:“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混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嬉音湛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淫僻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务夺侵凌,则语之兼爱非攻。故乐择务而从事焉。” ——《墨子·鲁问篇》 《兼爱》《非攻》 《尚贤》《尚同》 《节用》《节葬》《非乐》 《天志》《明鬼》《非命》 《兼爱》 “天下之乱,皆起于不相爱”; “兼相爱,交相利。”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  《非攻》: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