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命题逻辑.ppt

  1. 1、本文档共10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离散数学命题逻辑精要

* * 3. 张三说李四在说谎,李四说王五在说谎,王五说张三、 李四都在说谎。问张三、李四、王五三人,到底谁说真话,谁说假话? 由题意知推理的前提为: P→? Q,?P→Q,Q→?R,? Q→R, R→(?P∧? Q),? R→(P∨Q)。 下面根据已知前提进行形式推理。 解 先将简单命题符号化。 令P:张三说真话;Q:李四说真话;R:王五说真话, * * 因此,由上述推理知张三说假话,王五说假话,只有李四说真话。 编 号 公 式 依 据 (1) P → ? Q 前 提 (2) ? Q→R 前 提 (3) P→R (1),(2);I13 (4) R→(?P∧?Q) 前 提 (5) P→(?P∧? Q) (3),(4);I13 (6) ?P∨(?P∧? Q) (5);E11 (7) ?P (6);E9 (8) ?P→Q 前 提 (9) Q (7),(8);I11 (10) Q→?R 前 提 (11) ?R (9),(10);I11 (12) ?P∧Q∧?R (7),(9),(11);I9 P→? Q,?P→Q,Q→?R,? Q→R, R→(?P∧? Q),? R→(P∨Q)。 * * 例 题 1. 将下列命题符号化 (1)小李虽然聪明,但不用功。 (3)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2)当他心情好的时候,他一定会唱歌;当他在唱歌时,就说明他心情一定很好。 令P:小李聪明;Q:小李用功。 则命题可表示为P∧ ? Q。 令P:他心情好;Q:他在唱歌。 则命题可表示为(P→Q)∧(Q → P)或P ? Q。 令P:人犯我;Q:我犯人。 则该命题可表示为( ? P → ? Q)∧(P → Q)即 P ? Q * * 2.判断下列命题公式的类型 (1) (P → Q) ? (? Q → ? P) (2) ( ? Q → P) → (P → Q) 解 (1) F1= (P → Q) ? (? Q → ? P)的真值表如下表所示,由表知F1所标记的那一列全为1,故F1重言式 。 (2)F2=(? Q→P) → (P → Q)的真值表如下表所示,由表知F2所标记的那一列不全为1,但当(P,Q)=(0,0)时,F2取“1”,所以F2是可满足式。 P Q P?Q ?Q??P ?Q?P F1 F2 0 0 1 1 0 1 1 0 1 1 1 1 1 1 1 0 0 0 1 1 0 1 1 1 1 1 1 1 * * 3. 证明下列命题公式的等值关系 (1) ? (P ? Q) ? (P∨Q)∧ ? (P∧Q) (2)(P → (Q → R)) ? (P → ? Q)∨(P → R) 解 (1) ∵ ? (P ? Q) ? ? ((P∧Q)∨( ? P∧ ? Q)) E12 ? ? (P∧Q)∧(P∨Q) E10,E6 ∴ ? (P ? Q) ? (P∨Q)∧ ? (P∧Q) 解 (2) ∵(P → ? Q)∨(P → R) ?( ? P∨ ? Q)∨( ? P∨R) E11 ? ( ? P∨ ? P)∨( ? Q∨R) E1,E2 ? ? P∨( ? Q∨R) E7 ? P → (Q → R) ∴(P → (Q → R)) ? (P → ? Q)∨(P → R) (2)(P → (Q → R)) ? (P → ? Q)∨(P → R) * * 4.用形式证明方法证明 (1)P → S是前提? P∨Q, ? Q∨R,R → S的结论。 (1) 证明 编 号 公 式 依 据 (1) (2) (3) (4) (5) (6) (7) (8) P ? P∨Q Q ? Q∨R R R → S S P → S 附加前提 前提 (1),(2);I10 前提 (3),(4);I10 前提 (5),(6);I11 (1),(7);CP规则 ∴ ? P∨Q, ? Q∨R,R → S ? P → S * * (2)S → ? Q,S∨R, ? R, ? P → Q ? P (2) 证明 因此,S → ? Q,S∨R, ? R, ? P → Q ? P。 (1) (2)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