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磁共振的方式无线充电的三个疑问.docxVIP

有关磁共振的方式无线充电的三个疑问.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关磁共振的方式无线充电的三个疑问嘉兆科技首先提出这种磁共鸣方式无线供电技术的是美国麻省理工大学(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的研究员Marin Soljacic。笔者第一次采访Soljacic是在2007年2月。因为只是阅读论文很难相信“电力可以相隔数m或者更远的距离无线传输”。笔者说服觉得“通过电话或邮件交流就可以”的Soljacic,从美国西海岸赶往位于东海岸波斯顿的MIT,在两个小时内问了很多的问题。如此一来,笔者才真正相信“这是真的”。采访的内容已经刊登在了2007年3月26日刊特辑“电源也将无线”之中。但碍于报道的版面,文中无暇谈及技术详情,很多地方没能尽述,令人颇感遗憾。但不久后笔者听闻,在日本国内的技术人员之间,出现了对MIT技术的诸多误解、疑问乃至批判。虽说不太清楚原因,但多数误解似乎都与笔者没有尽述采访的内容有关,令笔者颇感遗憾,或者说是抱歉。再加上采访的内容只能以报道的形式公开,笔者虽然有意在日后将其写成报道,但时间一拖就过了5年。这一次,笔者久违地得到了撰写无线供电特辑的机会,这是把积攒的采访内容和盘托出的绝佳机会。但又因为版面的问题,单是新的采访内容就已经占尽了版面,除了部分内容之外,其他又只得再度尘封。所以在记者博客中,笔者将选取集中几项,汇总Soljacic当时的回答。疑问1:频率只能是10MHz吗?首先,在日本技术人员的质疑中,第一个让笔者感到吃惊的便是“共振频率只能是10MHz吗?”。当然,在如今,这个疑问可以算“已经解决”了,但在2~3年之前,“技术人员之间还存在着不是10MHz不行的‘MIT魔咒’”(日本某大学的研究员)。其实,笔者在当初的采访中也曾问过Soljacic“频率如何选择”。他的回答如下。Soljacic:频率与系统尺寸和电力传输的可行距离密切相关。例如,作为传输介质使用的磁场在附近的扩散取决于该频率电磁波的波长,或者作为共振器的线圈的尺寸和形状。并不是因为共鸣式无线传输存在特定的频率和系统尺寸。换言之,只要适当调整频率和线圈的尺寸,电力传输的可行距离也可以大幅延长。假设频率在1MHz左右或以下,线圈直径大到6m,在附近的扩散就会达到数十m或更远,如果以电力打比方,恐怕可以传输到30m开外。相反的,如果希望缩小包含线圈在内的系统,那就需要把频率提高到10MHz以上。如果当时把这些内容写入报道,恐怕就不会出现“MIT魔咒”的说法。但在最近采访日本国内的研究员时,对方曾经表示,就算Soljacic的话在数学上是成立的,也不代表所有假设都能实现。理由是随着频率的改变,安装上的困难会激增。例如,如果因此扩大或缩小线圈,在线圈有限粗细的影响下,共鸣需要的线圈的电容(C)和电感(L)的平衡就会崩溃,无法得到需要的共振频率。实际上,要想在小型系统上进行安装,可以采用在连接线圈的电路中追加个别部件的电容,弥补C的方式。疑问2:共鸣与共振有区别吗?在日本国内,还有一个疑问是共鸣与共振有什么区别。关于这个问题,笔者曾经询问过Soljacic:什么是共鸣(resonance)?Soljacic:共鸣是指相隔一段距离的两个物体或共振器以相同频率振动,同时交换能源的现象。举身边事例的话,把两个固有频率相同的单摆与一根支持棒相连的“耦合摆”比较容易理解。耦合摆之中的单摆A以固有频率开始振动后,振动会传导至另一方的单摆B,其振动又会返回到单摆A,周而复始。如果假设没有损失,而且不设置导出能量的机制,那么,能源就会永远往返于两个单摆之间。共鸣式无线供电的机制与之几乎等价。在自然界中,像这样传导能量,因交换能量而密切结合在一起的现象非常之多。例如,构成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就是这样结合的。共鸣型无线供电技术的直接灵感也来源于原子核的共鸣。共鸣与共振在英语里本来就没有区别,没有问的必要。在把Soljacic的“resonance”翻译成日语的时候,笔者猛然意识到共鸣和共振两个选择,着实烦恼了一番。在那时,笔者想起了电路的共鸣,例如LC电路的共鸣。LC电路只要一开始振动,电流(或电压)就只在一个电路中振动,不与任何地方双向交换能量。从力学的角度来说,LC电路等于一个单摆,或是带弹簧的振子。L和C的数值虽然会决定固有频率,但仅凭如此不会出现共鸣。如Soljacic所说,共鸣出现在耦合摆之中。只有相互振动的“对方”存在,而且能量可以双向交换,才能够叫做共鸣。LC电路也叫做LC共振电路,这恐怕是因为振动是在电波等来自外部的振动介质的频率与固有频率一致时开始的缘故。但是,如果将其置换为力学系统,这不过是1个振子在外部的激励下独自振动罢了。说句实话,直到最近笔者都不记得当初为何要把resonance翻译成共鸣。原因之一是这两个词在英语中几乎没有区别。LC共振电路在英语里也叫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