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远离违法犯罪.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4课远离违法犯罪精要

总之,不良行为与犯罪之间并没有 不可逾越的鸿沟,犯罪总是从不良行为 开始的。因此,“小错不断,大错不犯” 的思想是很危险的。一个人如果不加强 思想品德修养,不注意防微杜渐,防患 于未然,就有可能从不良行为发展到犯 罪。所以,作为初中生的我们要从小树 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 守法,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好公民。 一般违法与犯罪: 情节轻微,对社会危害不大 情节严重,对社会危害很大 触犯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 触犯了刑法 承担民事责任或行政处罚 受到刑事处罚 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本质相同) 都是违法行为,都触犯了国家的法律法规 第14课 远离违法犯罪 北京的持卡人焦女士骗取十多万。 犯罪 大力过马路闯红灯,被罚款。 一般违法 小明拿自己捡到的3元钱买了冰棍儿。 一般违法 小二在拳击比赛中把小三的门牙打掉。 不违法 一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放火。 犯罪 一醉酒者在公共场所放置爆炸物。 犯罪 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刑法 以国家名义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犯罪分子处以何种处罚的法律。 刑罚的种类 死刑,是我国刑罚中最严厉的惩罚手段。 刑罚的目的:惩罚与教育相结合。 刑 罚 主刑 附加刑 管制 拘役 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 死刑 罚金 剥夺政治权利 没收财产 只能独立使用,不能附加并用 与主刑同时适用;独立适用 第14课 远离违法犯罪 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让我们 远离违法犯罪 第14课 远离违法犯罪 第14课 远离违法犯罪 第一目 法不可违  1.违法行为的含义 2.违法行为的分类 3.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第二目 犯罪必罚  1.犯罪的含义 2.犯罪的特征 3.刑法是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见书P117 无论是绝对数还是相对数,违法犯罪人数、所犯案例都呈上升趋势。 中国在押少年犯管教所人数统计图 你作何感想? 从110指挥中心的案件接报来看,14岁左右的少年犯罪率在逐渐增多,从打架斗殴到偷自行车、抢劫学生钱财、人室盗窃,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每处理一起这样的案件,民警心情都非常沉重。依据我国新《刑法》规定,已满14岁的人,犯杀人、重伤、抢劫、放火、惯窃或其他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罪,应负刑事责任。他们还都是孩子,白纸一张,却自此有了污点。这个年龄是个坎,全社会都应该帮他们度过这个“坎”。 看了这份材料,你有什么感想? 读材料、谈感想 分析题:判断下列几种行为是否属于违法行为?为什么? (1)欠债不还。 (2)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3)损害别人的名誉。 (4)拒绝交纳税款。 (5)拾获他人遗失的钱物不还。 (6)没有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就弃学从商。 (7)不完成作业。 (8)违反政府禁令,吸食鸦片。 (9)恨某人想把他杀了。 (10)外地来京打工的张某,因与某单位负责人发生纠纷,遂私带汽油和打火机到该单位放火,造成此单位直接经济损失达20余万元。 (11)工人郑某酒醉回家,途经街心公园时,为抄近路,横穿公园草坪,由于步履不稳,在跨越草坪护栏时摔倒,并将随身携带的盛满油漆的玻璃瓶打碎,致使3平方米草坪被践踏、污损。 (12)高一学生江某,和五个同学骑车去明十三陵玩,在门口,不知谁冒出一句:“去地下宫殿,我还缺四角钱。”江某站起来说: “我去想办法。”江某发现大道边走来六名小学生,就从衣兜里摸出小折刀比划着: “快掏钱!”一个小女孩伸出颤抖的手交出六角钱,江某一把夺过来。 这些人做出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因此他们的行为是违法行为。 思维拓展: 你还能举出法律所禁止而为之的其他违法行为吗? 闯红灯、偷窃、打架斗殴、殴打、赌博、走私、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 第14课 远离违法犯罪 如果捡到别人遗失的一件较贵重的物品你通常会采取哪种做法? 民意小测试: A、据为己有 B、寻求失主并归还失物 C、置之不理 《民法通则》79条: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或失散的动物,应当归还失主 。 探究与交流: 捡到别人的遗失物据为己有是一种什么行为?为什么? 捡到别人的遗失物据为己有没有履行法定义务,因此这种行为不但是不道德的行为,而且还是一种违法行为。 思维拓展:请列举几种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违法行为? 第14课 远离违法犯罪 1、违法行为含义: 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思维拓展: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