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文言虚词18个详解详析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言虚词18个详解详析课件

“而”的用法 1、连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复句的各种关系。 A、表示并列,又。“侣鱼虾而友麋鹿” B、表示修饰,可不译。“顺流而东” C、表示承接,就。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D、表示假设,如果。 “诸君而有意,瞻余马首可也” E、表示转折,但是。“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F、表示因果,因而。“表恶其能而不用也”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例如: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二)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如: 秦王恐其破璧。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自己)”“我(自己)的”或者 “你” “你的” 。如: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四)指示人、事、物,大多表示远指,相当于“那”之类的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也有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如: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少时,一狼迳去,其一犬坐于前。 一、解释下列句中“其”的意义和用法: 1.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2.成以其小,劣之 《促织》 3.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4.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5.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石钟山记》 6.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也 《触龙说赵太后》 7.吾其还也。 《烛之武退秦师》 8.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9.其孰能讥之乎? 《游褒禅山记》 10.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伶官传序》 11.其信然邪?其梦邪????? 《祭十二郎文》 12.其信然邪? 一、解释下列句中“焉”的意义和用法: 1.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2.谨食之,时而献焉 3.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4.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6.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①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你,你的 ②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 才 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却,竟 ④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是 (《齐桓晋文之事》) ⑤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你,你的 ⑥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才 ⑦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却,竟 ⑧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甚至 ⑨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就 ⑩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是 ⑼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自,从(《劝学》) ⑽故燕王欲结于君。跟,同(《廉颇蔺相如列传》) ⑾以授之于有司。(《答司马谏议书》)给 ⑿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由于 ⒀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捕蛇者说》比 ⒁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比(《劝学》) ⒂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被 ⒃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被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⑺ ⑻ ⑼ ⑽ ⑾ ⑿ ⒀ ⒁ ⒂ ⒃ 在 在……方面 在……中 向 对、对于 到 自、从 跟、同、和 给 由于 比(或胜过) 被 名词 于 + 代词 名词性短语 构成介词短语 引进比较对象 引出行为主动者 表被动 介 词 例句 解释 用法 词类 【于是】 1.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例: 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时)( 《口技》) ②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捕蛇者说》) ③于是余有叹焉。(因此)(《游褒禅山记》) 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例: ①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②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赵太后》) 【见……于】 表被动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②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愚溪诗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