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期中复习—声现象课件
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及传播速度声音人耳如何传声知识点1.声音的产生(1)声音的产生条件:一是有声源,二是有传播声音的介质.(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是指物体在某一位置附近做往复运动,往返一次叫振动一次.固体、液体、气体在振动时都能作为声源发声,在生活中所听到的钟声、海浪声和悠扬的笛声,分别是由固体(钟)、液体(海水)和笛子中的气体振动发出的.声源的振动通过气体〔空气〕、液体、固体等介质传播到人的耳朵里,被人感知后人就听到了声音.(3)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知识点2 声音的传播及传播速度(1)声音在传播时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2)通常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即v固体>v液体>v气体.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物体能发出声音,是因为它()A.做机械运动 B.发生振动C.位置发生变化 D.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敲响古刹里的大钟时,有的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绝”,分析其原因是()A.大钟的回声 B.大钟在继续振动C.人的听觉发生“暂留”的缘故 D.大钟虽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青海省玉树县发生地震后,中国救援队第一时间到达灾区抗震救灾,被困在建筑屋废墟中的遇险者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就近的铁制管道,这种做法主要是利用铁管能够向外()A.传热 B.传声 C.通风 D.导电下列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当你在嚼饼干时,会感到声音很大.但是,在你旁边的人却感觉不到多么大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A.自己嚼饼干的位置离耳朵近B.旁边的人离你太远了C.自己嚼饼干的声音是通过头部的骨骼传导过来的D.饼干太干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传播时只需要空气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C.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也能面谈D.有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以下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发声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保持340m/s不变C.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也能能传声D.小提琴的琴弦停止振动,仍有声音发出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说话时发声是靠空气振动产生的B.水中的游鱼会被岸上的脚步声吓跑,说明液体也能传声C.固体传声比气体传声慢D.常温下声音在液体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不振动可能也会发出声音B.声音在空气和水中的传播速度不同C.减少噪声的唯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音调放低些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声音传播时有时不需介质B.声音可以在任何条件下传播C.声音的传播必须依靠介质D.宇航员在太空中必须大声喊叫才能使同伴听见声音下列物质中声音传播最快的是()A.空气 B.水 C.铁 D.真空知识点3.回声(1)回声的产生:如果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较大的障碍物,则发生声音的反射,形成回声.(2)人能区分回声与原声的条件人耳只能区分时间间隔0.1s以上的两个声音.如果回声与原声传到人耳的时间间隔小于0.1s,那么人耳就不能区分回声与原声,这时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如果回声和原声传到人耳的时间间隔不小于0.1s,人耳就能将回声和原声区别开来,从而听到回声.(3)利用回声测距声音在同一均匀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变的.从声源发声到听到回声的过程中,声音的运动经历了“声源——障碍物”和“障碍物——声源处接收器(如人耳)”两个过程,所以声音从声源到障碍物所需的时间是整个时间的一半,即,则,因此,当已知声音在某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时,只要测出从发声到听到回声的时间,就可算出声源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知识点4.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1)人耳要听到声音,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发声体振动,发出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响度足够的声音;2.具有能传播声音的介质;3.人耳具有正常的听觉.(2)人耳听到声音的具体过程如下:发声体振动引起周围的介质发生振动,这种振动以发声体为中心由近及远向外传播,形成声波.声波传播到人耳处,引起人耳鼓膜发生相应的振动,形成听觉,这样人就能听到声音了.[参考资料]:我们是怎样听到他人的声音的呢?物体振动时,我们不一定能听到声音。首先,声音的传播需要一定的媒介,即传播物质,假如声源处与人耳处之间是真空,则人耳听不到声音(宇航员在太空中就不可能直接交谈);其次,人的听觉有一定的限度,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每秒20次到20000次,所以当发声体的振动频率低于每秒20次或高于20000次时,人耳也听不到此声音;第三,人耳能否听到声音还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10KV桂林洋站10KV_1、_2、_3电容器改造工程施工方案.doc
- 110kV油浸式变压器安装作业指导书.doc
- 服装品牌策划案1.ppt
- 110kV变电站仿真.ppt
- 110KV线路保护装置试验报告.docx
- 服务器培训.ppt
- 服装学概论.ppt
- 服装色彩搭配知识.ppt
- 110kV变电仿真.pptx
- 服装贸易案例概要.ppt
- 高速排水型船舶兴波波形及尾浪数值计算:方法、影响与应用.docx
- 海事法院拍卖船舶引起的确权诉讼:理论、实践与展望.docx
-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同步练习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docx
-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综合练习(含解析)2025年高考政治政治二轮复习模块专练(统编版).docx
-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同步练习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docx
-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单元检测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docx
- 《政治与法治》 综合练习 (含解析)2025年高考政治政治二轮复习模块专练(统编版).docx
- 河南省郑州市2025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思想政治试卷(含答案).docx
-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pdf
-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2025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