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李白《梦游天姥》与李贺《梦天》比较课件
全诗分析 诗中,诗人梦中上天,下望人间,也许是有过这种梦境,也许纯然是浪漫主义的构想。 开头四句,描写梦中上天,前三句写了上天时所见景物,第四句则写诗人自己进入了月宫 。 这四句,开头是看见了月亮;转眼就是云雾四合,细雨飘飘;然后又看到云层裂开,月色皎洁;然后诗人飘然走进了月宫;层次分明,步步深入。 后面四句可分两段: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是写诗人同仙女的谈话。 最后两句,是诗人“回头下望人寰处”所见的景色。“这四句,诗人尽情驰骋幻想,仿佛他真已飞入月宫,看到大地上的时间流驶和景物的渺小。浪漫主义的色彩是很浓厚的。 文本内涵解析 1. 诗写梦中遨游天上,见到了想象中的月宫景色,又俯视地上,感慨人间的沧桑变化。宇宙的无限和仙境的永恒,同人间的渺小、短暂、迅速变灭形成了强烈的对照,洋溢着深沉的哲理情思。 文本内涵解析 2.“梦的本质是理想的达成”,李贺的理想在现实中难以实现,只能借助天上的神仙世界和地下的鬼魂冥界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如《梦天》、《天上谣》与《秋来》、《苏小小墓》、《湘妃》等类诗,可以看出年轻的诗人,一直在梦幻与迷狂中为自己创造着理想的乐园。 文本内涵解析 3.诗中有科学:诗人做起南柯之梦,翩翩然在太空中遨游,他“回头下望尘寰处”,看到什么景色呢?呵,“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原来,他看到中国九州就像九个烟点子似的,而大海仿佛杯中的一汪清水。此景此情,犹如宇航员在太空中所见到的那样真切。这是诗人多麽丰富的科学想象力! 艺术特色 李贺在这首诗里,通过梦游月宫,描写天上仙境,以排遣个人苦闷。天上众多仙女在清幽的环境中,你来我往,过着一种宁静的生活。而俯视人间,时间是那样短促,空间是那样渺小,寄寓了诗人对人事沧桑的深沉感慨,表现出冷眼看待现实的态度。想象丰富,构思奇妙,用比新颖,体现了李贺诗歌变幻怪谲的艺术特色。 * * * 李白与李贺 李贺(790~816),唐代著名诗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没落的唐朝宗室后裔,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 李贺一生愁苦多病,怀才不遇,27岁因病卒。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 李贺一生怀才不遇,社会和疾病的双重打击,使李贺深感自身时日无多,实现生命价值的希望相当渺茫,因此常借助对鬼神的歌吟来抒发自身的痛苦和执着的追求。 梦天 李贺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梦游》与李贺的《梦天》同写梦游,两诗在主题和意境上有何差异。 题材 游仙诗 从人间来到月宫 从月宫遥望人间 首联: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老兔寒蟾 泣 天色 ----月宫 ----下雨 ----天色阴沉 云楼 半开 壁斜白 ----月宫,仙人住处。 ----雨停了,云渐渐散开 ----斜挂天空的月宫,屋壁呈现一片雪白。 天色阴沉,天空飘下一阵冷雨,似是月宫里玉兔和蟾蜍在哭泣。 雨停了,乌云逐渐化开,月亮从云缝中跃出,斜挂天空,月宫中屋壁呈现一片白色。 颔联: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 。 玉轮似的月亮仿佛在露水中碾过,月周的圆晕朦朦胧胧,好像沾上了水雾。 玉轮 轧露 湿团光 鸾珮 相逢 桂香陌 ----月亮 ----像在露水中碾过,沾着湿气。 ----月周的圆晕朦朦潮湿。 ----佩戴(雕着鸾凤的)玉佩的仙女。 ----我和仙女相遇。 ----在桂花飘香的小路上 在桂花飘香的小路上,我遇到了带着鸾佩的仙女,来来往往,宁静平和。 颈联: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三山”原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这里却是指东海上的三座山。它原来有一段典故。葛洪的《神仙传》记载说:仙女麻姑有一回对王方平说:“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日会时略半耳。岂将复为陵陆乎?”这就是说,人间的沧海桑田,变化很快。“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古人往往以为“神仙境界”就是这样,所以诗人以为,人们到了月宫,回过头来看人世,就会看出“千年如走马”的迅速变化了。 颈联: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从天上遥望人间;三座仙山下的陆地和海洋。(时而陆地变海洋,时而海洋变陆地),人间的沧桑变化,快得就像骏马奔驰。 黄尘 清水 三山下 更变千年 如走马。 ----陆地 ----海洋 ----三座仙山 ----大地上千百年的沧桑变化。 ----像骏马奔驰一样快。 尾联: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