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第一章地籍概述剖析
地籍管理 讲授人:孙永军 * 第三节、我国地籍管理的历史沿革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民国时期 建国及改革开放以后 第三节 我国地籍管理的历史沿革 一、中国古代地籍管理制度史 1.地籍为税而设 始于公元前21世纪夏禹治水时期-宋代以前 2.户籍为主地籍辅助时期 宋代以后,方田法(土地证)、经界法(地籍图)、推排法,未能完成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 3.地籍与户籍平等时期 明朝,鱼鳞图册 4.地籍地位显著提高 * * 宋朝 明朝鱼鳞图册 * 乾隆28年台湾高山族卖地契约 * 民国时期北平市土地所有权状 二、民国时期的地籍管理 (1)北京政府时期的地籍整理 北京政府在1913年秋于内务部设立了全国土地调查筹备处,筹办土地调查和经界整理工作。 1915年3月全国经界局成立,制订了《经界条例》、《变更地籍章程》、《土地清册》等有关经界整理办法和规则;1916年3月,经界局在河北试办经界整理。 1922年颁布《不动产登记条例》,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土地登记法规;同年颁布《不动产登记条例施行细则》,意味着我国地籍整理开始步入法制化进程。 (2)国民政府时期的地籍整理 1923年设置了土地局,推行“平均地权”理念 1926年公布《土地登记征税法》,规定一切土地权利均需申请登记,领取证书后才享有法律保障 1930年《土地法》、1935年《土地法施行法》颁布施行,是国民政府地籍整理的发展时期 1933年内政部颁布《土地测量实施细则》,标志地籍测量制度的正式确立 1932年5月,江西省南昌县首次运用航空摄影测量 1934年8月国民政府成立土地委员会;1942年6月国民政府行政院下设地政署,实行土地的集中统一管理。1944年公布《地籍测量规则》;地政署于1946年公布《土地登记规则》 国民政府虽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地籍整理制度,但是由于其政治上的原因,以及受当时科技水平、人才等限制,地籍整理的收效甚微 (3)解放区地籍工作 1928年12月,共产党颁布了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律《井岗山土地法》;1931年12月又出台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 1932年到1934年,革命根据地进行了查田运动,进行了土地调查、清帐等地籍工作 1946年5月4日,共产党中央发出了《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各解放区轰轰烈烈地进行了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运动 1947年10月,《中国土地法大纲》公布施行,它是一个比较彻底和完善的土地革命纲领,使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为配合土改,各解放区普遍开展了土地清丈、划界埋桩、确权登记发证、建立土地台帐等地籍管理工作 * * 课程特点: 介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理论与实物相结合的一门课程 一门专业课程 “承前”:土地资源学(包括调查与评价)、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土地统计学、测量学 “启后”:土地利用规划、不动产估计、土地政治工程 理论教学+实验教学 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章 地籍管理总论 第二章 土地分类 第三章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第四章 地籍调查 第五章 地籍变更与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第六章 土地分等定级 第七章 土地登记 第八章 土地统计 第九章 地籍管理信息系统 第一章 地籍管理总论 第一节 地籍 第二节 地籍管理 第三节 我国地籍管理的历史沿革 第四节 我国港澳台地区及国外地籍管理制度的特点 * 第一节 地籍管理概述 一、地籍概述 1、地籍的概念 (1)地籍(Cadastre)的概念 地籍是指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数量、质量、权属和用途(地类)等基本状况的簿册(含图)。 依据法律规范,对每宗地的土地权属、位置、界址、数量、质量以及利用状况进行调查(包括测绘),并将所获状况记载在案的信息集及其载体,其核心意义在于反映土地权利之归属 地籍:最简要的表述是土地信息记载册。是记载土地权属、界址、数量、质量和用途等基本状况的图簿册 《禹贡篇》:公元前2100多年的夏禹时期,治理水患后,按土壤质地、水利条件将疆域土地划分三等九级,作为缴纳贡赋依据,这是中国最早地籍制度的记载 * (2)地籍概念的内涵 属性描述: 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法律属性,经济属性…… 空间描述: 地籍图、宗地图、界址坐标、面积…… 地 籍 土 地 地 宗 地籍的特点 地籍具有空间性、公信性、精确性和连续性等特点。 地籍的空间性是由土地的空间特点所决定的; 地籍的公信性体现了地籍图册资料的权威; 地籍的精确性表现为地籍资料运用先进的测绘手段获取; 地籍资料的连续性是现势性的最好体现 * 二、地籍的分类 1 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