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剖析

*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农业(主体)  手工业  商业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课程标准: 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起源;农具的演变;水利的发展。 2.概述古代中国农耕技术发展的基本过程。 3.了解和认识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主要特点。 第 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半坡遗址 河姆渡遗址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神农百草经》 农业的起源 形式:采集向种植发展 先人制作的可爱陶猪 6000年前的炭化稻谷 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的特点。 农业的起源 黍 稷 粟 麦 豆 麻 稻 猪 马 牛 羊 鸡 狗 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豆 六畜:猪、狗、鸡、羊、牛、马 一、农业的起源 形式:采集向种植发展 过程:上古时期:神农氏“制耒耜,教民 农作”;约一万年前,半坡遗址的 粟;河姆渡遗址的水稻,世界最早 培植粟稻国家之一。 南(长江)稻北(黄河)粟(差异) 五谷:黍、稷、麻、麦、豆; 六畜:猪、马、牛、羊、鸡、狗 特点:以种植业为主,饲养业为辅 练一练 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下面农 作物最早由中国种植的是( ) ?粟 ??小麦 ??玉米 ? ?水稻 A. ? ? B. ? ? C. ? ? D. ? ? ?? 二、生产工具——生产力的主要标志 原始 质耒(lěi)耜(sì)等 商周 为主, 出现 春秋 战国 农具(重大事件) 出现 耕( 犁) 西汉 耕推广 唐朝 犁(标志步犁定型) (1)农耕工具 (2)灌溉工具:____ 、 ____ 木、石、骨 木、石、骨、蚌 青铜农具 铁 牛 铁 牛 曲辕 翻车 筒车 耕作技术 刀耕火种 铁犁牛耕 精耕细作 生产模式 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精耕细作: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取先进的工具、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水利的完善: 都江堰全景 坎儿井是荒漠地区一特殊灌溉系统,普遍于中国 新疆吐鲁番地区。利用沙漠质地渗漏性强的特性, 开挖暗渠,将地下水巧妙截流,为新疆绿洲农业 提供源源不断的水源,这就是坎儿井的原理、构造 作用。 上古 春秋战国 两汉 大禹治水 芍陂、都江堰、郑国渠 漕渠、白渠、 治理黄河、坎儿井 三、水利工程——农业环境的改良 图4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 场景。它反映当时( ) 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 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 B 某古代水利工程“旱时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十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芍陂 A 四、耕作方式的变化 思考:商周为何需要“众人” ?何时改变? 提示:农具原始,需要协作。春秋后变化。 ◆甲骨文 “(王)大令众人曰, (xie)田。” 生产力 耕作方式 农耕工具 曲辕犁(标志步犁定型) 唐朝 牛耕推广 西汉 铁农具(重大事件) 出现牛耕(铁犁) 春秋 战国 木、石、骨、蚌为主,青铜农具出现 商周 耕作方式 低下 大规模简单协作 (千耦其耘) 提高 私有土地出现 自耕农经济 (个体农耕) (中国传统 农业社会的 基本模式) 关于“小农经济” 2. 形成 ②私有土地的出现 春秋时期 (1)原因(条件): (2)时间: ①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 1、含义 以家庭为生产和生活的单位,农业和家 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 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是一种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我国传统农业社 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3).自耕农生产的目的? 目的:满足自身需要、缴纳赋税 耕作方式的变化 1、自给自足,生活稳定生产积极; 2、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基本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1、一家一户生产,规模小 ; 2、自给自足,少商品交流 ; 3、天灾人祸容易破坏生产 ; 4、难扩大生产、提高技术后来阻碍了生产力发展 分散性: 封闭性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