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经验研究的过程-final.pdf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验研究的过程-final

经验研究的过程 一个方法论角度的探讨 赵泉 吴要武* 内容摘要:经验研究是个从提出问题到得出结论,构建因果关系链条以证明研究结论成立的 过程。它暗含着一个波普尔范式:假说—检验—证伪。以“科学上可识别”为选题原则。作 者需要从现象精炼出特征化事实,在理论的指导下,提出假说。寻找适用性数据,构建一个 完整的因果关系链条,检验这个假说。最后,在一个规范的写作框架下,将这个研究过程展 示出来。 关键词:经验分析,波普尔范式,可信性革命 2007 年,Amy Finkelstein 曾做过一个关于经验研究方法的讲座,开篇一句值得特别强调: 这些技巧,我希望当年也曾有人教过我1 。无论是Finkelstein 的学术成就还是受教育经历, 都使人无法怀疑,她接受了当今世界最优秀经济学家群体提供的完备训练。从 MIT 经济系 历届毕业生所取得的卓越成就,2009-2012 年,更是连续获得四届克拉克奖,可以想见其教 授们在训练研究生方面的强大实力。尽管如此,Finkelstein 的语气,暗示MIT 的教授们忽略 了对研究过程和方法技巧的指导。 中国的研究生和青年学者,大多数没有 MIT 那样的学习、研究和成长环境,也缺少训 练有素的教授们组成的导师组进行完备的知识技能训练。如果连Finkelstein 都认为给研究生 讲解经验研究过程中的方法技巧是有价值的,那么,为了帮助中国的研究生和青年学者找到 正确门径,对这个过程作专门的探究就是必要的。 探究经验研究过程的另一个诱因是看到很多大学的经济计量学教师,并不会做经验研究。 其中不少人教育背景为数量经济学、数学或统计学专业。他们会解数学题和统计学题——甚 至很难的题,但却不知道解这些题有什么用。他们教学生做经验研究,是“瞎子领瞎子”。 因此,中国的经验研究总体水平不高。即使在国内最优秀的经济学专业期刊上,对经济计量 学的错误运用,也比比皆是。 如果没有良师指点,少数聪明颖悟之士,或许也能学会做规范的经验研究,但这个过程 将是漫长的。弗里德曼曾指出:经济学家拥有一套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独特方法,只有 极少数天才,才能偶然地无师自通。我们认真研究了Finkelstein 和其他众多介绍经验研究方 法的文章后自问:这些零星技法能把中国的研究生领入经验研究的大门内吗?结论是“未 必”2 。因此,笔者想从经验研究的过程入手,尝试为研究生和青年学者寻找正确路径。 揭示经验研究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相当于“手把手地教人”做研究。写一篇规范的论 * 赵泉,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Email: zhaoq@; 吴要武(通讯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 劳动经济研究所,Email: wuyw@. 作者在讲授《劳动经济学文献选读》时,Nathan Nunn, Fabian Waldinger 等提供了各自论文的报告版。本文引用了部分内容,后文会专门标明。在此向这两位学者表示感 谢。本文在南京财经大学召开的第二届香樟经济学会议(2015 年5 月15-17 日)上,得到参会者的建议与 启发,在此一并感谢! 1 This is a semi-structured list of some tips I wish someone had told me…. 2 Finkelstein 这个20 页的讲座(ppt 形式的概要),有很多缩写与模糊之处,边读边猜,如破译密码一般。 页面下,不少地方被她标注为Vague so going to give an example。可以想见,她讲座的很多重要信息没有 写在这个报告上。 1 文,与工程师建造一座桥梁,裁缝制作一件服装,具有类似性。本文会例示一些优秀的论文, 剖析经验研究论文的产生过程;还要从方法论角度作探讨,使我们对经验研究过程的分析更 具一般性。 经验研究不容易,因为它的研究对象是复杂的人类社会,“原因”常被各种混淆性因素 所缠绕、遮盖。欲揭示真正的原因,不仅需要理论洞见,还需要掌握众多相关事实和专业方 法。即使找到了事件真正的原因,还有各种复杂的技术难题要克服,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要处 理。有些问题可用数据来刻画,另一些问题却只能来自研究者的主观判断。当然,主观证据 也要建立在理论和事实的基础上(DiNardo, Lee, 2011)。做经验研究者,都要掌握一套完备 的知识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