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两种热带木质藤本幼苗形态、生长和光合能力对光强和养分的响应
维普资讯
植物学通报ChineseBulletinofBotany 2008,25(2):185-194, 州.chinbullbotany.com
· 研究论文-
两种热带木质藤本幼苗形态、生长和光合能力
对光强和养分的响应
陈亚军’,-,张教林’,曹坤芳’。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云南勐腊 66630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39
摘要 比较了两种不同攀援习性,卷须缠绕种薄叶羊蹄甲(Bauhiniatenuiflora)和茎缠绕种刺果藤(Byttneriaaspera),木质
藤本植物的形态、生长及光合特性对不同光强(4%、35%和全光照)和土壤养分(高和低)的响应。两种藤本植物大部分表型特
征主要受光照的影响,而受土壤养分的影响较小。弱光促进地上部分生长,弱光下两种植物均具有较大的比叶面积(specific
leafarea,SLA)、茎生物量 比(stemmassratio,SMR)和平均叶面积比(meanleafarearatio,LAR)。高光强下,两种植物
的总生物量和投入到地下部分的比重增加,具有更大的根生物量比(rootmassratio,RMR)、更多的分枝数、更高的光合能
力(ma×imumphotosyntheticrate,Pm )和净同化速率(netassimilationrate,NAR),综合表现为相对生长速率(relative
growthrate,RGR)增加。两种藤本植物的户 与叶片含氮量的相关性均未达显著水平,但刺果藤的户 与S 间呈显著的
正相关,而薄叶羊蹄甲的户 与SLA之间相关性不显著。在相同光照强度和土壤养分条件下,卷须缠绕种薄叶羊蹄甲的RGR
显著高于茎缠绕种刺果藤。薄叶羊蹄 甲的RGR与NAR呈显著正相关,其RGR与SLA、平均叶面积比(EAR)及户 之间相关性
不显著。刺果藤的RGR与NAR呈显著的正相关,而与SLA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上述结果表明,与土壤养分相比,光照强度可
能是决定木质藤本分布更为重要的生态因子。卷须缠绕种薄叶羊蹄甲由于具有特化的攀援器官,在形态上和生理上具有更大
的可塑性,这使得卷须缠绕种木质藤本在与其它植物的竞争中更具优势。
关键词 木质藤本,光强,表型可塑性,光合能力,土壤养分
陈亚军,张教林,曹坤芳 (2008).两种热带木质藤本幼苗形态、生长和光合能力对光强和养分的响应.植物学通报 25,185-194.
木质藤本是热带森林重要 的结构和功能组分 一 定的差异。攀缘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木质藤
(Whitmore,1984;SchnitzerandBongers,2002)。丰 本在林冠中所处的高度。进而影响其对光能的利用能力
富的木质藤本是区别热带森林与温带森林的重要特征之 (Putz,1984;PutzandChai,1987)。已有的研究表
~ (Croat,1978;Richards,1996)。它们一般不能单独 明。具有特化的攀缘器官(如卷须和钩刺等)的木质藤本与
直立,有特化(如卷须和不定根等)或非特化 (如缠绕茎等) 没有特化的攀缘器官(如茎缠绕等)的种类相比I不仅具有
的攀援器官且具有明显的攀援习性。木质藤本有多种 更高的攀缘成功率,而且具有更大的生理可塑性,表现为
攀缘方式。如:茎缠绕(stem-twiners)、枝缠绕(branch- 这些特化类群往往在低光强下具有较低的光补偿点和光
twiners)、卷须攀缘(tendrilclimbers)P~及钩刺种(spiny 饱和点,而在高光强下却能维持较高的光合能力和水分
species)。部分木质藤本同时具有多种攀援方式。森林 利用效率。具备一些与演替后期种类类似的生理特征,因
类型、演替阶段和干扰因素将直接影响不同攀援方式 而对森林中异质环境具有更大的开拓能力(DanⅣin,1867;
的木质藤本所占的比例(Dewalteta1.,2000;Laurance Bazzaz。1979;PeRalosa。1982;CarterandTeramura,
eta1.。2001o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