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氧气转炉——喷溅课件
氧气转炉——喷溅
氧气转炉炼钢相关知识
一个世纪以前,英国H. 贝氏麦1856年在登记贝氏麦酸性转炉炼钢法专利时,就提出用纯氧炼钢的重要意义。到上个世纪末,德国的K. V. 林德肯首先生产可供工业使用的氧气。1930年,德国南部马克西米利安(Maxhutte)厂在托马斯转炉试验30%富氧炼钢。1947年,R. 杜勒(R. Durrer)和他的同事H. 赫尔瑞格(H. Hellhrugge)在瑞士格拉费根(Gerlafigen)钢厂2.5t转炉上进行顶吹氧试验。奥地利联合钢铁公司在奥地利林茨(Linz)2t和5t的转炉上进行试验并于1949年10月获得成功, 1952年建于林茨的一个容量为30t的工厂建成开工生产。过了一年,奥地利阿尔卑斯矿业公司在多那维茨(Donawitz)也建了一个工厂开始生产,并把这种炼钢法命名为LD氧气顶吹转炉炼钢法。他是世界炼钢技术的一次巨大变革。
氧气转炉炼钢的发展
1956年转炉炼钢占世界钢产量的1%,1961年占到6%,1967年已经超过平炉钢,1973年的调查结果表明,转炉钢的生产能力已达到3.66亿吨,计划与在建的生产能力为1亿吨。世界各种炼钢方法产量比例如表1-1,1978年~1996年我国各种炼钢方法构成如表1-2。
表1-1 世界各种炼钢方法产量比例(%)
炼钢方法 1950年 1970年 1980年 1990年 1993年 1996年 托马斯转炉 16.0 3.8 氧气转炉 43.0 54.0 57.5 59.5 60.2 平炉 77.5 39.0 24.0 15.0 9.6 6.5 电弧炉 6.5 14.2 22.0 27.5 30.9 32.9 表1-2 1978~1996年我国各种炼钢方法构成一览表
年份 总产量
万t 平炉钢 电炉钢 顶吹氧气转炉钢 产量,万t 占总量比例,% 产量,万t 占总量比例,% 产量,万t 占总量比例,% 1978 3178 1127 35.47 681 21.44 1061 33.41 1979 3448 1134 32.91 730 21.19 129. 37.50 1980 3712 1189 32.03 710 19.15 1508 40.64 1981 3560 1118 31.43 656 18.44 1529 42.96 1982 3716 1164 31.35 686 18.48 1665 44.83 1983 4002 1190 29.75 812 20.30 1853 46.32 1984 4348 1214 27.93 903 20.78 2074 47.72 1985 4679 1230 26.26 1008 21.55 2308 49.34 1986 5221 1235 23.67 1056 20.24 2819 54.00 1987 5628 1277 22.70 1147 20.39 3085 54.82 1988 5943 1304 21.95 1206 20.30 3336 56.14 1989 6158 1313 21.22 1275 20.71 3467 56.32 1990 6635 1315 19.83 1401 21.12 3822 57.60 1991 7100 1309 18.44 1500 21.13 4279 60.28 1992 8093 1399 17.29 1762 21.78 4916 60.74 1993 8927 1446 16.21 2047 22.93 5423 60.75 1994 9153 1370 14.97 1938 21.18 5826 63.66 1995 9413 1270 13.49 1950 20.71 6193 65.79 1996 10013 1261 12.60 1893 18.90 6947 68.50 供氧制度
供氧制度就是使氧气流股最合理的供给熔池,创造良好的物理化学反应条件。因此,供氧制度的内容包括确定合理的喷嘴结构、供氧强度、氧压和枪位操作。
氧枪喷嘴的类型及特点
熔池供氧的主要设备是氧枪。氧枪由喷嘴和枪身两部分组成,并通过水冷。喷嘴的结构有整体式和组合式,大多数喷嘴是紫铜锻造后切削加工而成,也有直接铸造成型的。枪身是无缝钢管,喷嘴和枪身通过螺纹或焊接等方式与枪身相连接。
高压氧气在输送管道中的流动速度较低,在60m/s以下。氧气流通过喷嘴后,形成流速为450m/s以上的超音速氧气射流,其流速为音速的两倍左右。射流是指高压气体从喷嘴喷出后形成的定向流股。显然,喷嘴就是压力-速度的能量转换器,也就是将高压低速氧气流转化为低压高速的氧射流。
合理的喷嘴结构应使压力能最大限度地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