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年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专题物质的制备及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检测题新人教版剖析
第三讲
物质的制备及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一、选择题
1.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
A.用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方法除去乙烯中混有的二氧化硫
B.用加入浓溴水的方法分离苯和苯酚的混合物
C.用灼热的铜丝网除去N2中混有的少量O2
D.用燃烧的方法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解析 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A项错误;浓溴水与苯酚反应生成的三溴苯酚难溶于水但易溶于有机溶剂,如苯中,B项错误;氧气能与灼热的铜反应生成氧化铜而除去,氮气在加热条件下不能与铜反应,C项正确;因CO2中混有少量的CO,此混合气体不能燃烧,D项错误。
答案 C
.某同学设计了钠与氯气反应的装置,如下图所示。将一根玻璃管与氯气发生器相连,玻璃管内放一块黄豆粒大的金属钠(已吸净煤油),玻璃管尾部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球。先给钠预热,直到钠熔融成圆球时,停止加热,通入氯气,即可见钠燃烧起来,产生大量白烟。下面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钠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
B.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球是用于吸收过量的氯气,以避免污染空气
C.反应产生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晶体
D.若在棉花球外沿滴一滴淀粉碘化钾溶液,可以判断氯气是否被碱液完全吸收
解析钠燃烧为黄色火焰,A错。
答案A
3.下图的实验装置用来分离CO2和CO气体并干燥。图中a为止水夹,b为分液漏斗的活塞,通过Y形管和止水夹分别接c、d两球胆,现装置内的空气已排尽。为使实验成功,甲、乙、丙中盛放的溶液分别是( )。
A.NaHCO3饱和溶液、12 mol·L-1盐酸、18.4 mol·L-1硫酸
B.Na2CO3饱和溶液、2 mol·L-1硫酸、NaOH饱和溶液
C.NaOH饱和溶液、2 mol·L-1硫酸、18.4 mol·L-1硫酸
D.18.4 mol·L-1硫酸、NaOH饱和溶液、18.4 mol·L-1硫酸
解析 由图示可知甲中所盛试剂用于吸收混合气中的CO2,可排除A、D两项;丙中所盛试剂用于干燥CO和CO2气体,排除B项。
答案 C
.用下列实验或实验装置进行的实验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装置甲:防止铁钉生锈
B.测定同温同浓度的NaCl和NaF溶液的pH,确定F、Cl两元素的非金属性的强弱
C.装置乙: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
D.用Ca(OH)2溶液来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
解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实验的设计。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可以通过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来比较,而通过比较无氧酸盐溶液的pH,无法确定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故B错;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的CO2仍会混在乙烷中,故C错;D中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和Ca(OH)2反应都有CaCO3沉淀生成,故D错。
答案A
5.下列制备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合理的是( )。
解析 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制氨气时有水生成,试管口应向下倾斜;NO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NO2且和空气密度相近,应用排水法收集;氢气密度比空气小,收集氢气时导管应“短进长出”。
答案 D
.用铁制备较纯净的三氧化二铁,下列实验方案最好的是( )
A.使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缓慢氧化
B.铁在氯气中燃烧,加水溶解,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然后充分加热分解
C.使铁溶解于稀硫酸,然后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然后充分加热分解
D.使铁与足量稀硝酸反应,然后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然后充分加热分解
解析A项,最终生成铁锈(氧化铁水合物);B项,FeFeCl3Fe(OH)3Fe2O3,方案合理;C项,FeFeSO4Fe(OH)2,Fe(OH)2在空气中加热时部分氧化为Fe(OH)3,分解产物中既有FeO,又Fe2O3等;D项,Fe与HNO3反应产生大气污染物NO。
答案B
7.下述实验设计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CO2中少量的SO2 将混合气体通过饱和Na2CO3溶液 B 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 向混合物中滴加适量稀硝酸 C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2+ 向溶液中滴入氯水后,再滴加KSCN溶液 D 证明H2CO3酸性比H2SiO3强 将CO2通入Na2SiO3溶液中 解析 除去CO2中少量的SO2,应将混合气体通过饱和NaHCO3溶液,A错误;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应向混合物中滴加适量非氧化性酸(如稀硫酸、稀盐酸等),B错误;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2+,应向溶液中先滴加KSCN溶液,若颜色无变化,再滴入氯水溶液变血红色,C错误。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8.某同学想利用图示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实验,探究SO2与Na2O2反应的产物。
测得反应前C管的质量为m1 g,反应后C管的质量为m2 g,反应后装置D质量增加了n g。请分析:
Ⅰ.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新版教材).docx
- 初中英语词汇(乱序版)(共32个list).docx
- 采购部2025年工作计划.docx VIP
- 2022年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招聘考试真题.docx VIP
- 2024年注册安全工程师真题答案与解析【技术】.docx VIP
- 工艺流程题(解析版)-2024-2025学年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专项复习(湖南专用).pdf VIP
- 工艺流程题 期末专项训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docx VIP
- 高职英语写作-PPT课件(全).pptx
- ZCC12800吊车技术规格书.pdf
- 2023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招聘考试真题题库.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