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扶贫开辟(2011韶关年鉴4、22).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扶贫开辟(2011韶关年鉴4、22)

扶贫开发 【概述】 2010年,我市围绕“扶贫开发、加快脱贫、和谐发展”的目标,以增强贫困地区、贫困农民发展能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着力点,认真组织实施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较好完成了年度扶贫开发工作任务。全市山区、贫困地区的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及居住、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村“五难”(住房难、行路难、看病难、饮水难、读书难)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农村贫困面进一步缩小。全市农村年人均纯收入2500元以下贫困人口比2009年减少40%,其中,贫困村内贫困人口从2009年的144019人减少到65636人,减少54.4%;非贫困村贫困人口从2009年的102971人减少到82400人,减少20.0%。是我市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最多的一年。 【农村安居工程】 2010年是市委、市政府实施农村安居工程的第七年,我市各地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2004—2010年韶关市农村安居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韶市联[2004]5号)提出的“从2004年起全市农村每年实施泥砖房改建1万户以上”的要求,认真制定改造建设计划,继续组织、检查、监督实施农村泥砖房改造工程建设项目,采取“政府引导,群众为主,政策推动,社会帮助”的办法,认真开展农村泥砖房和贫困户危房改造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安居工程建设,农村居民住房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2010年全市投入农村安居工程建设资金6.5亿元,完成农村泥砖房改造1.21万户。2004—2010年七年间,全市累计投入农村安居工程建设资金30.5亿元,全面完成近9万户农村泥砖房改造任务。 【扶贫开发“双到”工作】 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简称“双到”)工作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扶贫开发思路,促进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建设幸福广东,构成和谐社会的重大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提出,从2010年开始,全省通过实施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到2012年,被帮扶的贫困户基本实现稳定脱贫,80%以上被帮扶的贫困人口达到人年均纯收入2500元以上;被帮扶的贫困村基本改变落后面貌。经省核定,我市有贫困村355个,贫困村内贫困户36755户、贫困人口144019人,其中,由省直和中直驻粤单位帮扶43个村,帮扶贫困户4112户、贫困人口16421人;由东莞市帮扶85个村,帮扶贫困户11389户、贫困人口45249人;由江门市帮扶80个村,帮扶贫困户9206户、贫困人口34905人;由我市自身帮扶147个村,帮扶贫困户12048户、贫困人口47444人。 自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开展以来,汪洋书记、黄华华省长等省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到我市指导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省(中)直单位领导和东莞市、江门市两个对口帮扶市的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到各定点帮扶县(市)抓好帮扶工作的落实,东莞市、江门市还分别选派一名干部挂职帮扶地区的副县(市)长。市委、市政府从实际出发,把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作为2010年必须打好的“三场硬仗”之一,认真部署,从严要求,举全市之力加快推进。市四套班子成员每人定点挂扶2个贫困村,帮扶1—2户贫困户,各县(市、区)党政领导率先垂范,建立了扶贫开发“双到”工作责任制。各级挂扶单位坚持从实际出发,采取“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措施,一项一项抓落实。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市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如期完成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任务开了好头,夯实了基础。具体体现在:一是帮扶措施得到落实。全市355个贫困村已全部落实帮扶单位,贫困户已全部落实帮扶责任人;全面完成了贫困村、贫困户的建档立卡和电脑录入工作;具体制定了对村帮扶规划和对户帮扶措施;明确了全市扶贫开发“双到”工作责任分工,建立了责任追究制,确保“双到”工作的各项帮扶措施落到实处。二是帮扶工程有效推进。全市共落实帮扶资金3.43亿元,其中省级财政专项资金2278.5万元,省(中)直帮扶单位5620.01万元,东莞市7607.34万元,江门市6644.829万元,市本级财政2000万元,县、镇两级财政1350.8万元,本市帮扶单位和社会各界投入资金8807.61万元,已投入贫困村的帮扶资金平均每村达到90万元以上。实施扶贫项目1071个,其中农业项目831个,新建了蔬菜、黄烟、水果、生姜、油茶等种植基地248个,生猪、家禽、鱼等养殖基地82个,产业带动贫困农户2.45万户。贫困户参加劳动技能培训6.13万人次,新增劳务输出1.54万人;实施危房改造,解决了2570户贫困户住房困难问题;新增硬底化道路502.9公里,新增农田水利受益面积10.39万亩,解决饮水安全39668户,建设文化卫生设施781宗。三是村集体经济收入稳步提高。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投入扶贫电站入股资金共3431.99万元,受益贫困村156个。2010年,全市355个贫困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