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顺序研究.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顺序研究课件

温晓虹(1997)进一步研究了完成体助词“了”、持续体助词“着”和经历体助词“过”这三个动态助词的习得顺序。她同样采用谈话法和看图说话法收集语料。研究结果显示,完成体助词“了”、经历体助词“过”的习得早于持续体助词“着”。该研究的结果还显示词末“了”的习得早于句尾“了”,进一步证实了其两年前的研究结论。 温晓虹(1995)的结论和邓守信(1999)的结论刚好相反!! 沈禾玲、柯传仁(2003)认为,邓守信(1999)和温晓虹(1995)的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可能在于三个方面。第一,两个研究采用的被试的汉语水平可能不同;第二,研究采用的语料语语体不同,温晓虹收集的是口语语料,而邓守信收集的是书面语语料;第三,被试的汉语学习环境不同,温晓虹的被试是在美国学习汉语,而邓守信的被试是在台湾学习汉语,是在目的语环境下学习汉语。 柯传仁(Ke, C.):美国爱荷华大学教授 (二) 汉语否定结构的习得研究 王建勤(1997)的研究 (详见王建勤主编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第四章第三节) 研究对象:北语母语为英语的汉语学习者,零起点到四年级,每学期为一阶段,共分八阶段来考察 研究方法:利用语料库语料进行研究,共914条含“不”、“没”的句子 研究发现:“不”和“没”的习得过程可分为4个发展阶段。四阶段过程可以借鉴Gatbonton的“扩散模式”(diffusion model)来予以解释。 阶段1:“不”的单一否定期:“没”刚导入,学习者还不会使用,用得很少,“不”的否定占主导地位。但这一单一否定局面很快被打破。 阶段2:“不”和“没”的混合期:“不”代替“没”和“没”代替“不”的情况同时出现: (1)﹡因为我把自行车骑快极了,不晚了。(没有晚) (2)﹡加拿大的饭比中国的不好吃。(没有中国的好吃) (3)﹡美国人没喜欢这样情况。(不喜欢) (4)﹡可是他常常没记住自己的东西。(记不住) 阶段2存在两种倾向: (1)“不”向“没”的渗透,即该用“没”时误用“不”,这以母语迁移为特征,即误用“不”往往源于母语否定结构的迁移; (2)“没”向“不”的渗透,即该用“不”时误用“没”,这以目标语的泛化为主,即汉语“没”的泛化使用。 阶段3:以“没”的泛化为主的偏执期; 在这一时期,“不”的迁移相对减少,“没”的泛化相对增多。“没”泛化的原因不仅仅是由于对“没”的用法和使用范围不了解,而是学习者一旦学得”没“的规则后,在可用”没“也可用”不“的情况下更倾向于用”没“。如: (1)现在他身体恢复了,但是没有继续工作。 (2)自己做的房子又没做得很坚固。 阶段4:“不”、“没”的分化、整合期:这一阶段,“不”和“没”的用法错误大大下降。这意味着“不”和“没”混合的情况已经分化。换言之,“不”和没”开始各司其职。这说明学习者逐渐习得了“不”和“没”的否定规则。 “不”、“没”的分化,是学习者在习得过程中对否定规则不断整合的结果。 王建勤(1999)的研究 研究问题:表差异比较的否定结构的习得过程,即 “(和/跟)……不一样”结构的习得过程。 研究对象:母语英语者,语料的跨度从一年级到三年级,共分六个阶段,每学期为一个阶段 研究方法:利用中介语语料库进行的研究,104万字书面语语料,含有“(和/跟)……不一样”结构的有效例句54条(另有日语背景的学习者生成这一结构的有效例句121条作为对比分析的参考) 中介语语料中,“(和/跟)……不一样”出现的语境包括8类: 类型1:A和/跟B不一样:美国和中国不一样。 类型2: (2)A不(是)跟B一样:因为许多的词古代用法不是跟现代的一样的。 类型3: V+A跟B不一样:我觉得在那学习的结果跟语言学院的结果一定不一样。 类型4: A{集合}+不一样:语言,生活方式,人的关系,食物都完全不一样。 类型5: A不会+跟B一样+adj:跟父母吵架的时候不会跟美国年轻人一样厉害。 类型6: A(跟/和)B不一样的+N(包括:有不一样的+N):中国有许多跟我国家的习惯很不一样的习惯。 类型7: A不像B一样+adj:鸟不像人一样挤,大部分有自由飞在天上周围。 类型8:把A(V)跟B不一样(V):开始把她看得跟别的孩子不一样。 类型1 类型2 类型3 类型4 类型5 类型6 类型7 类型8 学期1 0 0 0 0 0 0 0 0 学期2 13.7% 0 4.5% 2.3% 0 0 0 0 学期3 6.9% 2.3% 0 2.3% 2.3% 0 4.6% 0 学期4 16.2% 2.3% 9.3% 4.6% 0 4.6% 0 4.6% 学期5 0 0 0 4.6% 0 0 0 0 学期6 4.6% 0 2.3% 0 0 6.9% 0 0 总计 41.4% 4.6%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