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柱下条基用弹性地基梁来算.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柱下条基用弹性地基梁来算

柱下条基用弹性地基梁来算 不一样呢,柱下条基可以用弹性地基梁来算。要看你的基础和地基地相对刚度怎么样来确定计算模型。刚性的就用一个弹性变形用倒梁法计算地基梁的内力。你去看看基础工程教材,里面应该有弹性地基梁的计算方法。 不是是还可以用倒梁法算啊?就是没有具体的例子比较麻烦。教材上只是说把柱下条基理解成,柱下独基因为基础底面积大,所以连到一起了,没有说明具体的具体计算方法,不知道哪本书有比较详细的讲述各类基础计算过程。最好有实例的,请大家帮忙介绍一下。 小弟刚开始做混凝土结构设计(以前在钢构公司混,建议大家不要去钢构公司做所谓的设计,浪费无谓 的时间),刚做了一幢多层住宅,框架结构,采用柱下条形基础。我师父叫我直接按多跨等跨连续梁设 计,按M=1/10ql2来配纵向受力钢筋,且上下配筋相同,基础对条基的反力q就直接取条基上所有柱底 压力之和除以条基的总长度。这样计算有什么漏洞吗 建议使用弹性地基梁进行计算,这样会比较经济合理. 因为实际上地基的反力并不均匀,跟上部结构的刚度 和地基土的类型有关. 1,这种方法简单可行,偏于安全. 这个方法只能说是框算, 一个大概的算法. 2,建议采用电算. 用JCCAD即可 3,经过判断 ,将1/10 改成 1/12 也是可以的. 其实,弹性地基梁潜力很大. 楼主师傅的方法只能适用于柱底内力相差不大的情况,如果相差较大的话这样设计对于受力较大的柱下基础就偏危险,而受力小的柱下基础又过于浪费。因为弹性地梁对于力的传递不可能理想的在整个基地均匀传递。 取较大内力的柱荷载除柱间距作为均布力去计算连续梁,而受力较小的柱下基础则可以适当减小截面和配筋,这样比较安全。 按弹性地基梁计算比较经济合理,按等跨连续梁计算比较快捷方便.但是,按连续梁计算必须有条件,如梁高在1/6-1/8左右,跨度均等,各柱受力均等等,弯矩应该在1/12*q*l^2,考虑柱底弯矩的影响,取1/10*q*l^2,是走捷径的手段.此方法用在多层建筑中(受力比较大的情况下)是比较合理的.但在受力比较轻的建筑中,明显有浪费的感觉.而按弹性地基梁计算的话,梁高一般取1/8-1/10,但计算准确的要点在于地基基床系数的确定,必须按地址资料计算,但是在计算中,还是有假设,毕竟是地下建筑,没有完全准确的东东,理论不一样,导致设计的结果也不一样.从的试验的结果来看,弹性地基梁的计算方法是接近实际受力情况的,请用jccadzuo 弹性地基梁的计算 柱下条基计算方法和构造措施2009-11-20 14:11柱下条基主要用于柱距较小的框架结构,或排架结构,可以单向设置也可以布置成十字型的。单向设置一般沿房屋的纵向柱列布置,这是因为房屋纵向柱列跨数多、跨距小的缘故,也是因为沉陷挠曲主要发生在纵向。 柱下条基的构造 1.基础梁肋高h一般取1/8-1/4的柱距,荷载较大的部位取上限左右,次要位置取下限左右。由于近柱旁剪力较大,可局部增加梁高! 2.翼板厚不宜小于200mm,小于250mm做成等厚,大于250mm做成斜坡,坡度小于等于1:3 3.端部向外伸1/3-1/4边跨跨距,目的:降低第一跨弯矩,减少配筋,同时也可以调整基础形心。 4.梁底面,顶面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率为0.15%,且梁跨中截面受压区的配筋面积不宜大于受拉主筋的面积。受力主筋直径不宜小于10mm。梁底和梁顶的纵向受力钢筋应有2-4根通长配置,其面积不得少于纵向受力筋的1/3。这是为考虑基础整体弯曲造成的影响。 5.柱下条基可能承受扭矩,故箍筋做成封闭的。箍筋直径不小于8mm,梁宽b350mm时用2支箍;350mmb800mm时用4支箍;b800mm6支箍。梁跨中0.4倍的跨长范围箍筋间距可以适当放大;腰筋直径不小于10mm。 6.翼缘板受力钢筋直径不小于8mm,间距100-200mm,翼缘板下的地基土有可能与翼缘板脱离时,应在翼缘板上部设置受力钢筋。 7.基础梁肋宽应稍大于墙宽或柱宽。 8.混凝土不低于c20。 柱下条基内力计算方法 1.简化方法 采用基底反力呈直线分布的假设。用倒梁法或静定分析法。这种方法仅能满足静力平衡条件。适用条件:柱距相差不大、柱荷载比较均匀、基础对地基相对刚度较大、能忽略柱间不均匀沉降等的情况。 2.地基上梁的计算方法 能考虑地基和基础件的静力平衡条件和变形协调条件。需选择合适的地基模型,常用的有温克尔地基模型,弹性半空间地基模型,有限压缩层地基模型等。 3.考虑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法 较精确,不利于手算。 简化计算方法 要求基础刚度达到或接近刚性,判断公式: 倒梁法的步骤: (要求梁截面高度大于1/6柱距,以满足反力直线分布的假定) 1.按地基承载力和构造要求确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