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3年高考总复习新课标语文【配套课件】:12-4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ppt

2013年高考总复习新课标语文【配套课件】:12-4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ppt

  1.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边塞诗 思想情感 示例 1.表达的情感多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或表现战士勇于杀敌;或抒发保家卫国的决心。气魄沉雄、慷慨悲凉。 王昌龄《从军行》 2.揭露战争的残酷性、非正义性。表现对战争的厌恶,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杜甫《兵车行》、范仲淹《渔家傲》 (三)山水田园诗 思想情感 示例 1.表现静谧美丽的自然环境,诗人往往从山水中体验人生的真谛或借山水来阐释其人生观、世界观。 杜牧《山行》 2.表现了古代士人的隐逸情怀,主要抒发诗人的恬适的生活情趣。 陶渊明《归园田居》、王维《山居秋暝》 (四)离别诗 思想情感 示例 1.诗人被迫背井离乡,思乡、思亲情结郁积不解,便发而为诗,以此寄托乡思或羁旅行役之情。 李煜《虞美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表达诗人的离情别绪、依依难舍之情。 李白《赠汪伦》,柳永《雨霖铃》 3.坦陈心志的告白。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4.情深意长的勉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反映漂泊的羁旅行愁。 孟浩然《宿建德江》 第二组(按诗歌情感分类) (一)忧国伤时 分类 示例 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2.反映离乱的痛苦。 杜甫《春望》 3.同情人民的疾苦。 白居易《卖炭翁》 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杜甫《登楼》 (二)建功报国 分类 示例 1.建功立业的渴望。 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 2.保家卫国的决心。 王昌龄《从军行》 3.报国无门的悲伤。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4.山河沦丧的痛苦。 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 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揭露统治者的穷兵黩武。 杜甫《兵车行》 7.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屈原《涉江》 (三)思乡怀人 分类 示例 1.羁旅愁思。 孟浩然《宿建德江》、温庭筠《商山早行》 2.思亲念友。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3.边关思乡。 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4.闺中怀人。 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四)生活杂感 分类 示例 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2.昔盛今衰的感慨。 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 3.借古讽今的情怀。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青春易逝的伤感。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5.仕途失意的苦闷。 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6.告慰平生的喜悦。 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五)送别之情 分类 示例 1.依依不舍的留念。 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 2.情深意长的勉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坦陈心志的告白。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解析】 这首小令是“借他人酒杯,浇心中块垒”。开篇写景,中间抒情,寄寓着作者的伤心痛惜之情、兴废盛衰之慨。末尾二句,以短小精悍的反对兼同对,揭示出朝代的兴替,实为权力转移的政治游戏,受苦的永远是老百姓。作者行进在潼关路上,联想起关中灾民流离失所,饿殍遍地的凄惨景状,不由地吟出了这两句结论性的诗句。 短短八字,概括出了历代王朝更替的普遍规律,力敌千钧,内涵丰富,感情悲愤,全面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为了私利而坑苦百姓的罪恶,精譬警策,振聋发聩,闪耀着高度人性的光彩。因此,这首小令名为“怀古”,实为“伤今”,表现了作者为百姓呐喊的勇敢精神,富有战斗性和现实性。 【答案】 全曲分三层。第一层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地势;第二层写从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的深沉的感慨;第三层写作者沉痛的感慨。三层意思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思想越来越显豁,感情越来越强烈,浑然形成一体,无情地宣示王朝更替不可避免的现实,表达了对广大人民的同情,寄寓着作者的伤心痛惜之情。 第一步,确定诗歌题材,如怀古咏史诗、咏物抒怀诗、边塞征戍诗、山水田园诗等。 第二步,具体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分别写了什么,概述内容,作答形式是“××句(联)写了×××”。 第三步,揭示诗歌主旨或诗人的思想情感。 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首送别诗先写景,烘托气氛,后抒情。作者的情感流露在后两联中。 答案:①与友人惜别时的依恋之情。②自己不得意,惆怅、寂寞的心情。 解析:尾联是主旨句,重点分析即可。 答案:①怀才不遇,虽自视清高脱俗又无可奈何的感慨。②旅居异地的乡愁。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