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诗经》的语音修辞
浅析《诗经》的语音修辞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包括周初到春秋五百年间黄河流域及长江流域部分地区的民歌和贵族的诗歌。现存《诗经》共收有三百零五首乐歌,《诗经》三百零五篇都是合乐的歌词。孔子说:“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司马迁《史记》也说:“《诗》三百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韶》《武》《雅》《颂》之音。”由于当时的音乐曲调未能以记谱的方式保存下来,所以我们今天见到的乐歌就只有唱词了,但是后人读其章句,仍能感到乐律的美妙之处。《诗经》中的作品,在歌咏时语词节律随着感情起伏而抑扬顿挫,达到声情并茂的艺术境界。从修辞学角度上上分析,正是语音修辞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语音修辞在初民的“永言”中萌芽,在与音乐舞蹈的结合中逐渐形成。《尧典》云:“歌永言,声依永”;《乐记》云:“故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所谓“永言”、“长言”者,指拖长语音,使之产生高低、长短、轻重等变化。因为,原始语言较为贫乏,初民只得借助变化少量的语音来达到表达感情的目的,另外,远古时期,事乐舞紧密结合,为了适应乐舞的需要,而借助语音的种种变化。到了《诗》时代,人们已经熟练地把握语言音调的变化规律,来表述各种特定的情景。《诗经》中常见的语音修辞可归纳如下:
虚字
《诗经》中虚字使用甚多,既用在句中增强语气、调整音节,也用在句末,前面再加上韵字,构成“富韵”,增添音韵美。较为常用的虚字有:兮、矣、也、止、只、焉、哉等。这可以使声音延长,声调产生变化,代表一种颇复杂的含义。闻一多称为“音乐的萌芽”、“孕而未化的语言”。刘淇《助字辩略》中云:“构文之道,不过实字、虚字两端。实字其体骨,而虚字其性情也。”《诗经》虚字的运用,能彰显或加强肯定、感叹、反诘、疑问等语气,从而更为准确细腻地表达声情和韵致,如“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韵
《诗经》之用韵,变化无穷其韵式多种多样为后来历代所不及,其密度也是前所未有的。王力先生将《诗经》的韵分为二十九个部。一句之内,字系于韵而不离散;段落之中,句系于韵而成一气。《诗经》中的韵或见诸句中,或见诸句尾;或句句押韵,一韵到底,或交抱换韵,错落有致。陈第《毛诗古音考》云:“毛诗之韵,动于天机,不费雕刻。”譬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是偶句押韵。再如: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就是句句用韵。押韵不仅使得音响上具有跌宕起伏的效应,在章法上也起到了前后呼应的作用,在表达上也具有强化感情、集中语意的效果。
双声叠韵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余谓苟于词之荡漾处多用叠韵、促节处用双声,则其铿锵可诵,比有过于前人者。”可见双声叠韵具有强烈的语音修辞效果,善于利用,可使语言悦耳动听。在《诗经》中,前者如参差、倾筐、玄黄、踟蹰等;后者如窈窕、辗转、崔巍、虺隤等。都增强了语音的音响效果和表现力,在间隔反复中交错着叠字和双声、叠韵,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构成了音节的和谐美。比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摹声
刘勰云“属采附声”者。在《诗经》中,有很多通过摹绘动物或事物的声音来增强诗歌的表达效果和语言的音律美。比如《伐木》之“伐木丁丁”,《鹿鸣》之“呦呦鹿鸣”,《车攻》之“萧萧马鸣”等。钱钟书云:“象物之声,而即若传物之意,达意正亦拟声,声意相宜,斯始难能见巧。”《诗经》通过摹声,巧夺天工,绘声绘色的表现了诗歌中的情景。
叠字
《诗经》所用叠字很多同时又很自然,给人以一轻一重,一高一低,一徐一疾的高低抑扬之美。叠字使诗歌音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如《卫风·硕人》“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士聂孽,庶士有朅。”顾炎武评价“连用六叠字,可谓复而不厌,颐而不乱矣。”除了乐律上的和谐,叠字还能使思想感情和景色表现的更为深刻、生动。譬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杨柳依依、绿竹猗猗等,都是通过叠字来描绘草木之貌,展现了各种草木的形态。
通感
把听觉、视觉、嗅觉、触觉沟通起来的修辞方法,钱钟书成为“通感”。《乐记》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又云:“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久,谓之音。”这说明语音音调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音乐音调的变化规律。因此可以《诗经》也是立足于语音的同感作用。比如《车攻》中:“萧萧马鸣,悠悠旆旌。”借语音的流逝,向读者展现一幅绝妙的图景。可以说《诗经》为后世运用语音修辞诸方法进行通感活动打开了先河。
反复
《诗经》中的篇章原来都是入乐的歌词,歌唱通常采用章节复沓的形式,很多诗篇,全篇各章的结构和语言几乎完全相同,中间只换几个字,有时甚至只换一两个字,反复咏唱。这种重章叠唱,便于记忆,而且有利于传唱,
诗歌一章(亦称段)之内不同乐句(四言为一乐句),以相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泌尿男生系.ppt
- 泌尿系感染3.ppt
- 泌尿系总论.ppt
- 泌尿系—PP.ppt
- 泌尿系结石8.ppt
- 泌尿疾病.ppt
- 泌尿系结石7.ppt
- 泌尿系结石5.ppt
- 泌尿0泌尿概述.ppt
- 泌尿系结石6.ppt
- 2025届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三一诊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一中等五校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天水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金华市重点中学高三考前热身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北京市石景山区第九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江苏扬州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江苏省南通市高级中学高考物理五模试卷含解析.doc
- 广东省清远市华侨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辽宁省凤城市2025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卷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