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申论四大黄金备考轨则
申论四大黄金备考法则
申论考试每年有很多考生挣扎在30到40分之间。就其原因,一是很少有人去模拟训练,只平时看看报纸、电视,缺乏写作练习;二是忽略申论答题的技巧,虽然平时积累了很多素材,但因为缺乏技巧,有内容却无条理。因此,万学金路申论研究专家陈蓬特别为同学们总结了四大申论备考法则。只有按照法则多加练习,才能取得申论写作的高分。
1、浏览“注意事项”
在拿到试卷后,考生首先要做的是快速地阅读一下“注意事项”部分,确定考察要点和考试时间,确定自己需要作答的题目,以便心中有数,安排答题,千万不要图省事。
此外,考生在下笔前,还应仔细阅读题目前“申论要求”部分的内容,对其中每一个提法都必须认真审视,不可马虎。如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2000年和2001年申论试卷中的第1题,虽然题目都要求准确把握给定资料,但对具体答题要求却有所不同:前者要求“概述主要内容”,即要求把给定资料所反映的情况梳理清楚,予以概括;后者要求“概括主要问题”,即要求深入给定资料提炼文中反映的主要问题。如在审题时不注意这些的细微区别,就会把原本并不难的题目答得颠三倒四,甚至离题万里。
2、深入“给定资料”
审读材料是应试申论的基础。只有深入仔细地阅读材料,才能提炼出文中细节,切实把握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并提出切题对策或方案。因此,考生绝不能在审读材料环节上吝惜时间。一般来说,考生应用充足的时间去审读材料,如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的话,用于审读材料的时间应不少于40分钟,即考试总用时的1/3左右。当然,给定材料字数越多,篇幅越长,内容越复杂,理解难度相应也就越大,考生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审读上。“磨刀不误砍柴功”,明白这个道理后,考生就应舍得花时间去阅读材料,为快速准确地答题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实际考试中,许多考生只是草草浏览了给定材料,便仓促地下笔作答,其结果是无法抓住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缺乏针对性的方案,甚至是牛头不对马嘴。这样的文章自然无法取得高分,因此,我们应尽量避免这一点。
3、注意“虚拟身份”
申论着重考核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同一事件,不同的人以不同的身份,或站在不同的工作岗位,观察理解事物的角度都会有所不同,而其提出的政策侧重点及解决方案也会有很大的区别。为此,申论要求大多为考生设定了一定的虚拟身份,考生在作答时对此应特别留意,避免犯所答非所问的错误。
如果申论要求对考生的角色没有做出具体限定,则考生在选择自身角色定位时应注意扬长避短。例如,2001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中第2题要求考生作为“某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提出“处理意见”。与给定阅读材料有关的“职能部门”有许多,如卫生管理部门、药政管理部门和工商管理部门等等,此时在选择自己的“职能部门”是就可以选自己较为熟悉、较为了解的部门,以便发挥。
4、表达“简明扣题”
申论写作完全是以实用为目的的,因此,文章的表达方式应以陈述、说明、议论为主,以充分表达自己概括分析能力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文风力求质朴,语言力求简明,抒情、描述等表达方式在此应慎用、少用,或者不用。
此外,申论写作不能脱离“材料”,不能忽略题目要求。陈述说明务必准确规范,戒除一切套话空话;行文逻辑力求层次清晰,理据相谐;时间、地点、人员、范围、性质、程度等内容必须表述明确;文章语气应肯定、有力,避免产生歧义,剔除冗余信息;遣词造句必须符合身份,庄重得体;语句、段落和篇章结构都要体现出合理的逻辑关系。
吉林省公务员考试将在5月30日开始笔试。本次吉林省共招考公务员3502名,截至5月6日15时,已有10396人成功报考,最高报考比达到1:94。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考生如何能力压群雄,闯进面试圈呢?本文为考生系统解读申论答题技巧,帮助考生提高申论成绩。
带问题读材料
申论考试所给定的阅读材料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所给定的材料主要是集中反映一个有一定影响又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这种资料一般是围绕一个主题客观叙述,把案例涉及的情况详细加以说明,以期让考生能“以小见大”,可以称为“一条线”。二是所给定的材料主要围绕某一个或某几个热点问题综合方方面面的信息组编而成。这种形式的材料往往没有顺序可言,上一条和下一条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以期让考生能“杂中取精”,可以称之为“一锅粥”。申论考试就是要求应试者按照特定的要求从这些杂乱无章的资料中找出其核心思想,抓住问题的实质,并就相关问题提出对应政策。
结合申论考试的特征,华图网校名师建议考生在答题过程中要先读问题,带着问题去看材料。从操作层面上讲考生应注意两点,其一,要用铅笔在试卷上划出重点句,分清现状、原因、问题、对策;其二,要将核心的环节和观点在草稿纸上列出大纲,保证阅读过程中的思路清晰。
转换角色
国家、地方组织的公务员考试是选拔官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