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团运动、题目标梳理
一、社团活动的梳理
支农社团对农村的改变不会太大,更多的是对青年人自我的认识和精神的救赎,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家走出校园,接触社会真实,第一,形成对自我的清醒认识,对自我美好品质的塑造,对自我生命意义的思考;第二,开始结合自己的生存环境,思考一些社会问题,对我们的大学生活、农村现状和城市环境,有一个理性而深刻的思考;第三,找到自我价值的所在,融入社会发展大潮之中,用己之所能,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完成自我社会人的塑造和回归。(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社团凝聚力活动、理论学习、对外交流、历史传承)
社会实践区别于公益活动,第一,是对社会真实的了解和认知,到农村去开展各项问题调研,进工厂了解工友工作生活状况,到社会最底层了解现实的真实情况。第二,要与社会底层群众深入接触,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可以开展各项调研和组织实践。第三,公益活动仅仅是单一维度的宣传和帮扶,不能掌握详实的社会材料,很难形成正确而深刻的思想认识。第四,公益活动面向的群体许多都是在校大学生,超脱不了校园环境给我们的束缚,底层情结很难得到培养,提供给青年大学生思考的空间不多,对人的培养作用不会太大。只有明确我们做社团的终极目标、原始初衷,才能更为客观清晰的看待我们所做的一切。
我们做社团,要形成对青年人的成长,必然要分清实践与活动的区别,有所侧重,不为活动所累,毕竟学生的精力有限。调查类实践(农民工调研、留守儿童问题、城市拆迁、国企调研、环境问题、食堂工人调查、楼管阿姨调查、清洁工调研、回乡调研、生态农业推广等等),对我们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分析社会现象的深层次原因,认清社会的根本和趋势,有很大作用;组织类实践(评选十佳儿媳、老年人协会、文艺队、妇女协会、过有意思新年、尝桔义卖、工人夜校、工人创业培训、校园工人义演、篮球赛等等),对我们形成恰当的人生定位,融入社会群体的真实世界,回归社会人的本质属性,有重大作用。
公益活动(爱心义卖、爱心捐赠、支教、三农图片展,图书募捐,三农知识竞赛,演讲赛,宣传进宿舍,三农文化节,三农讲座,校园义工行动等等),更多层面的是,对我们所做事情的一个外在宣扬,对支农精神的一个向外彰显,希望通过展示和帮扶,引起更多青年大学生的关注,完成更多自我精神的救赎。这类活动不宜居多,只要把每次的宣传做到位,效果达到即可。须知我们搞社会实践,无形当中,即是对支农精神理念的极好宣传。同时,这类活动仅停留在问题的表面和浅层,最容易产生困惑和乏力,为什么许多支农队员经常会纠结于意义层面的讨论,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此。
平常时间,可以是周末可以是工作日,校园范围内的调查类和组织类实践,可以着重开展,充分利用课余闲散时间,做好前期准备和宣传,省时省力效率高;对社团内部凝聚力建设(开部会、踏青、军训、过生日、与老会员谈心,欢送毕业老会员、朝话、早训晚训、励志歌曲、徒步骑行、组建文艺队、民主生活会等等),我们要充分发挥家文化的作用,多一点人文关怀,关注每个人的内心世界,激发主体意识和创造精神。每逢暑假寒假、小长假,就可以下到农村开展系列支农调研实践,高标准、严要求,同甘苦、共患难,这样一个过程,本身就很能把整个团队聚到一块,发挥合力。
经过一定时间的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之后,会给人以全新的视角审视自我,思考社会,同时也有必要静下心来,搞一些理论学习的活动(读书会、热点讨论、辩论赛、演讲赛、看文章、看书籍、主题发言、老师讲座、微型话剧、看视频等等),进一步梳理我们调研实践过程当中积累的丰富感性材料和认识,总结归纳普遍问题,集中讨论,提升认识,为下一步实践打好基础。先期的理论学习,应区别于枯燥的看文章看书籍,以学生的生存环境(大学问题、农村现象)为切入,主要是培养大家关注社会的意识,加强思考问题的能力,后期我们可以侧重知识性的摄取,尤其避免概念化的空洞讨论,要真正结合我们社会实践过程中的思考和感触来进行讨论。
我们的支农活动,不是简单意义上单个社团的活动,而是与国家政策环境,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十多年的时间里,全国各地高校涉农社团达200个之多,无疑给我们提供有许多对外交流的平台(本校涉农社团交流、区域交流会、全国交流会、校内班、与老支农队员交流、与社会机构的交流、社团网站和公邮等等),通过与外界兄弟社团的交流,交换彼此好的社团经验,一起探讨存在的共性问题,启发思考;重视区域交流的平台,加强彼此往来,实现区域内资源共享;交流不仅局限于社团工作事务的交流,还应是个人成长的分享,是同志之间纯真友谊的建立和理想文化的追求。
实践过后、学习过后、交流过后,于是我们需要停下来,总结过往的历史经验,整理历史资料(档案资料的整理,下乡活动的总结,每次会议记录、社团大事记、常规活动、特色活动等等),充分发挥老会员的作用(新会员集中培训,讲解社团文化历史、老会员基金会、对三农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