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教师考编专业知识复习7.pptVIP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①弄清史实。 ②要体会意图。 ③领悟感情。 ④分析写法。 咏史怀古诗鉴赏要点  ①弄清诗人感慨的事由。  ②赏析“事”与“怀”的结合。  ③体味诗人所抒之“怀”的深挚感人。 即事感怀诗鉴赏要点 表达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 送别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他们一般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 送别诗的鉴赏要点 哲理诗鉴赏要点 第一要注意形与神。 第二要注意情与理。 第三要注意理与趣。    闺怨诗有两类,一类是妇女对丈夫的思念,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一类是对易逝青春的哀怨,对自由自在生活幸福生活的向往。 闺怨诗的鉴赏要点 了解诗歌常用的表达技巧。 主要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借代、夸张、排比、衬托、用典、设问、反问) 古典诗歌表达技巧  表达方式:描写(白描—渲染,正面—侧面,实写—虚写,动景—静景,近景—远景、细节)、议论、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  表现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象征)、衬托、借古讽今(用典)、虚实相生、先抑后扬、借形象说理(寓道理于形象之中)  对偶:音节整齐匀称,节奏鲜明,有结构美和音乐美。  排比:增强语势,强化感情。  对比:使事物特征鲜明突出,表达强烈的感情。  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  用典:使语言精炼,内容丰富。古人常用典故在作品中或鲜明强烈、或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表达上增强艺术感染力。 常见修辞格表达效果 直抒胸臆(直接抒情) 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 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属间接抒情的一种,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感情。 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 在景物描写中融人了作者的主观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 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属间接抒情的一种,托物言志就是通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以动衬静? 以动衬静? 属反衬手法中的一种,即通过对动态的描写、渲染、反衬出静态,也就是在动态描写中显示出动态。 乐景写哀? 乐景写哀?属反衬手法中的一种,表面上写的是一种欢乐的场景,而实际上是借此来表达一种悲哀、凄楚的情绪。乐景写哀,更见其哀。 虚实结合?:实写,指对人物或事件进行直接的、正面的叙述和描写。虚写,指采用侧面交代或烘托性的叙述与描写。虚实结合,即两种手法在叙述、描写中同时使用。 象征:是诗歌惯用手法,主要作用是用物象征人的品德节操。如:以“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素朴;以“菊”象征高洁、傲霜斗雪的坚强,被称为“隐逸之花”;以“兰芷”象征名贵、孤芳、清高;以“牡丹”象征富丽;等等。 因事即理:因事即理是就着某一事情或画面的叙写阐明某种道理。 动静结合:指对人、事、景处于动态或相对静态时的描写。 渲染:我国传统画技之一,后借用来指文艺创作中为突出人物形象和环境所采用的强调、反复等多方面着意的铺叙等写作技法。 烘托? :衬托中的正衬,原是我国传统画技之一。亦称“烘云托月”。后借用指一种写作技法,即指通过特定的环境气氛的描写,以突出人物某种心绪或突现人物形象的技法。具体说来就是诗人在写景时,不从正面景物入手,而是从与其有关的侧面景物入手,以对侧面景物的描写来达到反映主题的效果,即是侧面烘托。此种手法常与渲染手法结合起来使用,易混淆。 用典? :也叫用事。它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白己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用典有明用,也有暗用。 卒章显志: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句,表达诗人要自由自在,驰骋闲放,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心志。 对比:在诗歌中运用较多,因其具有层次性的特点,结构性较强。 形象又称艺术形象、意象,是指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 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也称意象)。 (1)人物形象之抒情主人公 一、知人论世,关注诗歌写作的背景。 二、抓住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注意细节)。 鉴赏此类形象,基本思路是: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 (2)景物形象(也称意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