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基本口腔流行病学
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口腔健康目标、规划口腔保健措施的主要依据。我们国家疆土宽广,各地区情况很不平衡,经济状况、卫生保健状况、生活习惯、地理环境以及气候条件等相差很大。这种状况使卫生行政部门在制定口腔健康目标和规划时,必须有大量确切的调查资料作为依据,根据这些信息,卫生行政部门可制定一定时期的口腔健康目标规划,这些目标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尽量量化,实际可行。同时,为达到这些目标,卫生行政部门还必须提出具体的口腔保健策略措施,合理地分配各种资源,以期在规定的实施期限结束时评价达标的程度。采用口腔流行病学方法可对目标规划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一般一个目标规划制定后,在实施之中,应有中期评估,以确定所制定的目标能否达到,如果发现期限结束时达到该目标有困难,则在中期就应对目标进行适当调整,使其更切合实际 * 选择研究对象需要考虑的基本原则:(1)必须有明确的诊断和排除标准 诊断标准:最好采用国际或国内统一诊断标;排除标准:为便于工作开展或排除某些非研究因素的干扰,规定病情轻重、病程长短、有无合并症等。(2)要选对研究因素有较高反应性的病人如抗心律不齐药物疗效评价时,最好选择近期频繁发作者。(3)应注意研究对象的依从性 (4)受试者应获得健康效益(安全性)不选接受处理因素后易发生不良反应者或禁止使用危重病人。(5)应获得受试者的知情同意(伦理问题) * 开放试验可用于对改变生活方式(如饮食、口腔卫生习惯、吸烟)等干预效果的观察。盲法试验又可分为单盲、双盲或三盲。单盲的受试者不知道自己的组别;双盲法是研究者与受试者都不知道受试者组别;三盲法还包括资料收集、监督者与分析者也不知道。其中双盲法比较常用。 * 二、龋病的流行特征 (一)地区分布 WHO龋病流行程度的评价指标(12岁) 龋均(DMFT) 等级 0.0~1.1 很低 1.2~2.6 低 2.7~4.4 中 4.5~6.5 高 6.6以上 很高 * * 世界分布(Global distribution ) 当前世界上龋病分布的特点: 1、患龋较高的发达国家龋病进一步下降,已普遍处于中等以下水平,有的已低于发展中国家。 2、目前龋均排在前十位的国家全部是发展中国家。但有些发展中国家现在也在逐步下降. * * 全球龋病流行趋势和特征 DMFT * * 亚太地区五国12岁龋均变化趋势 DMFT * * 国内分布(Domestic Distribution) 1、根据WHO的标准,自1983年以来恒牙龋一直处于很低水平,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 2、与恒牙形成鲜明对比,自1983年以来乳牙龋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但呈现明显下降趋势。 3.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患龋情况也不尽相同。 4. 一般来说,东部地区略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略高于西部地区。 * * 我国11省市12岁年龄恒牙龋均(加权) 地区 1983年 1995年 2005年 北京市 1.41 0.98 0.47 上海市 1.17 0.96 0.64 天津市 1.41 1.02 0.55 山东省 0.69 0.59 0.54 湖北省 0.90 0.51 0.40 四川省 0.57 0.37 0.49 甘肃省 0.36 0.87 0.32 云南省 0.46 0.88 0.36 辽宁省 0.76 1.29 0.51 浙江省 1.22 1.46 0.83 广东省 0.91 1.65 0.61 全国 0.67 0.88 0.50 * * * * (二)时间分布 * 发达国家60年代是高峰,70年代起逐渐下降。 * 一些发展中国家近20年来龋病呈上升趋势。 * 我国第三次口腔健康调查显示乳恒牙龋病呈下降趋势。 * * (二)时间分布 2005年12岁组龋均仍处于很低水平。与1983年和1995年相比,患龋情况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 1983年为0.67,1995年为0.88,2005年为0.50。 我国乳牙患龋状况处于较高水平.与1995年相比,2005年乳牙患龋率和龋均都有明显下降。 * * 三次全国调查乳恒牙患龋率比较 * * 三次全国调查乳恒牙龋均比较 * * (三) 人群分布 1. 年龄 龋病患病随年龄变化而变化。 乳牙萌出后不久即可患龋病,3岁左右患龋上升最快,至5-8岁达高峰,此后,乳牙患龋率下降; 年轻恒牙:矿化不全,易患龋,12-15岁为易感期,25岁以后趋于稳定; 中老年人:易患根面龋(50岁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