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美学的现代发展与学习
第二章 美学的现代发展与学习 一、现代美学的研究对象 二、中国美学的现代发展 三、 美学学科的性质与意义 四、 怎样学习美学 一、现代美学的研究对象 西方古典美学的三种范式,研究对象不一,体系很难统一。到20世纪,随着现代观念的形成,是否应有美学这样一门学科引起过激烈的争论,美学所面对的不仅是如何看待三种相互冲撞的美学范式并将它们统一起来的问题,它还遇到了20世纪20年代兴起、在基本旨趣上完全不同于古典美学的技术美学,又遇上了在整个套路上完全不同的东方美学。既然是“学”,能否建立普适性的美学呢?国内美学界很多人赞同把美学研究的对象设定为审美活动。这个设定反映了这么一种认识: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项不可缺少的精神文化活动,是人性的一项基本的价值需求。 二、 中国美学的现代发展 中国传统美学完全不同于西方美学,中国古典美学有一特征:对美学所包含的具体问题,从理论上做过深刻的、富有特色的研究,有丰富的诗话、词话、画品、书品。然而另—方面、中国古人却没能从一门学科,从美学这个视点去看待这些问题。 1919年五四运动标志着进入现代。影响最大的是朱光潜和宗白华,还有丰子恺。 三、 美学学科的性质与意义 人文学科:没有直接的功利性,无用之用:引导人们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和更有价值的人生——诗意地栖居 理论学科:不是美术,不是一般的审美意识,是表现为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 德国当代哲学家迦达默尔:人类最高的幸福就在于“纯理论” 。 交叉学科:和艺术、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神话学、社会学、民俗学、文化史、风俗史有密切的关系。 诗意地栖居 当代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通过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做出阐释:充满劳绩,但是人啊,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 诗意栖居,不是让每个人都去写诗,而是对有限的超越,达到自由状态,这种自由只能存于精神世界。从劳绩到诗意,也即从物质到精神,进而从有限到无限。近代以来,人无节制地发展物质一维,而精神却失去了根基,使人深感忧虑。审美使人的精神发达起来、提升起来,成为人类生存的根基。 《淮南子》 西汉一部哲学著作 “凡人之所以生者,衣与食也。今囚之冥室之中,虽养之以刍豢,衣之以绮绣,不能乐也。以目之无见,耳之无闻,穿隙穴,见雨零,则快然而叹之, 况开户发脯,从冥冥见炤炤乎!从冥冥见炤炤,犹尚肆然而喜,又况出室坐 堂,见日月光乎!见日月光,旷然而乐,又况登泰山,履石封,以望八荒, 视天者若盖,江河若带,又况万物在其间者乎?其为乐岂不大哉!” 袁枚《随园诗话》 “所谓诗人者,非必能吟诗也。果能胸襟超脱,相对温雅,虽一字不识,真诗人矣。如其胸襟龌龊,相对尘俗,虽终日咬文嚼字,乃非诗人矣。” 四、 怎样学习美学 第一,锻炼提高理论思维能力。 第二,立足于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的独特的价值和光彩。洋快餐,中国 “烹”和“调”,“治大国如烹小鲜”《老子》,宰相称调鼎。(梁启超、朱光潜、宗白华、林语堂对中国文化的推崇。) 第三,注重美学和人生的联系 。 第四,丰富艺术欣赏的经验与艺术史知识。 * 注释: 技术美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生产方式和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主要研究生产中的美学和艺术设计问题。劳动生产中的美学问题,比如:如何运用美学原则改善生产环境和条件,如何使劳动者产生审美情感,提高审美素养,从而提高劳动的热情、质量和效率。 1840年鸦片战争,进入近代。 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等学习和介绍西方美学,比如对康德美学的介绍与学习。提出境界说的王国维反复强调审美无功利性和无目的性,在《红楼梦评论》中将这种康德主义的美学态度提升为一种抵御现实苦难、超越权欲利益的生活态度。蔡元培贡献主要是在他担任教育总长和北大校长期间,大力提倡美育和艺术教育,在北大亲自讲授美学课,还组织画法研究会、音乐研究会、音乐传习所(冼星海,黄河大合唱,就是这的学生)。 1949年新中国成立,进入当代。 出现两次美学热潮。 第一次,50到60年代出现一场美学大讨论,是从批判朱光潜先生的美学观点开始的。 第二次,70年代后期80年代初期出现美学热潮,是同我们整个民族对自己的前途和命运的反思联系在一起的。 在50年代到90年代,有两本著作有很大的影响: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生活与美学》(《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傅雷家书》。 歌声即生存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测度是诗意的。当我们说生活毫无诗意时,实是对生活提出了审美的要求——因为我们的本性是审美的。正因此,海德格尔说: 歌声即生存! 。 《淮南子》《随园诗话》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一章 美学的历史.ppt
- 第一章 行政行为概述.ppt
- 第一章 计量经济学简介.ppt
- 第一章 金融调控.doc
- 第一章-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ppt
- 第一章-理财规划师职业道德1.ppt
- 第一章-理财规划师职业道德.ppt
- 第一章 魅力永恒的古代希腊文化.ppt
- 第一章、什么是美学(上).ppt
- 第一章、宪法概论.ppt
- 讲稿:深入理解“五个注重”把握进一步深化改革统筹部署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pdf
- 副市长在2025年全市医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
- 2025年市县处级以上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计划.docx
- 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视发言材料.docx
- 烟草局党组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docx
- (汇编)学习202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发言心得感悟.pdf
- 汇编学习领会在二十届中纪委四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pdf
- 在2025年镇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提纲.docx
- 书记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纪委全会上的讲话.pdf
- 党课:从毛泽东诗词中感悟共产党人初心使命.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