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美学(十3 爱情与美学)
爱情与“爱” (二)情爱: 着破坏,但排除性爱的情爱,除了少数罕见的例子外,鲜有成功者。肉体会使精神遭到亵渎,但也能延续爱的记忆,所谓“一日夫妻百日恩”。爱情就是如此一个谜,百般努力的破解,永恒的谜团! (三)惠爱: 普遍的爱与担当的责任 爱的局限及解构 * * 爱情是只是“爱”的一种。“爱”在人们的使用中会有各种区分,如喜爱、友爱、仁爱、慈爱、博爱等,它们都表达了爱的现象的不同维度。但就爱的性质而言,可分为三类—— 性爱、情爱、惠爱 (一)性爱:立于人的本能冲动,是生物性的欲主导的,所以它是功利的,它导致的是对对象的占有。由此得出的不是美感,而是一般意义上的快感。是一种肉体性的欢爱,即“男欢女爱”。 但性爱又是人类延续的必备环节,快感似乎是给怠惰的人类(及所有生物)完成物种延续的补偿。动物经常依赖季节性,而人类似乎有能力把快感剥离出物种延续,因而成为个体生命的追求,也同时成为道德的禁忌。因此在传统社会,性的禁忌可以达到严酷的地步, 但不少文化又给这严酷的禁忌留下喘息的出口。但即使在开放的现代社会,性道德仍然构成维系社会的基本道德,性爱的自私性仍然得到尊重。 细胞,恩格斯对未来家庭和男女关系的构想也仍然是乌托邦的。性爱的破坏性和它的建设性同样大。但社会越来越倾向于对非婚性爱有更大的宽容性,开放社会在降低经典的伟大爱情出现频率的同时,也提高了性偶更换的频率。这不知是“现代性”的“伤痛”还是“赐福”? 性解放仍然仅仅是先锋者或亚文化群体中的事情,而无法构成主流社会的道德。这除了疾病和健康的考虑外,还因为家庭仍然是社会的主要构成 立于人的情感冲动,它的主导者是不涉功利的情。它不导致对外物的占有,只是为获得一种心理的满足感,而不是生理性的快感。柏拉图关于情爱的隐喻,但丁的精神恋爱均如此。 就一般而言,情爱是以性爱为基础的,但长久被维持的情爱却通常具有柏拉图式的倾向。伍尔夫之于伦纳德和贝尔;莎乐美之于安德列亚斯。这也形成了一个悖论:性爱意味着 占有,占有意味 基督教关于爱的隐喻:爱是惠爱,爱就是给出,给予。上帝创世本身就是爱,因为他给出了世界,给出了人自身。在两性之间,男女的关系是异性同体的关系。这种爱将爱者与被爱者的二元性回复到最原初的一元性。这意味着爱他人就是爱自己。“亚当之肋”。佛教的慈悲,爱的无条件性,绝对的献身,利他。 爱是一个及物动词,它必然指向对象。但一旦如此,普遍性的爱将转为具体。爱就其哲学本质而言,应是人类的普遍情感,否则对某物爱的实现就是对他人或他物的疏离、冷漠乃至怨恨,有所亲就有所疏 有所淡漠,爱必然陷入一种分割整一世界的危险。这样被具体对象限定的爱,不是爱的完满形态。也不是人的精神最终所要达至的境界。 伦理情感,是超越具体情感而实现的爱的普遍性。它起于个体而终于普遍。于是,爱的及物性便让位于爱的非极物性,使爱成为绝对,成为无条件的爱本身。或曰由具体的及物性让位给一种普遍的及物性。 即使泛爱自然,爱依然是被对象限定的。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就只能从关于爱的对象实现转入对爱自身本性的讨论。那么,一种不被对象限定的爱是什么? 爱在终极意义上是一种 这种无条件、普遍的爱,从宗教上讲就是基督教的悲悯、佛教的慈悲和道家意义上的泛爱万物。爱成为它自身。这种爱是非功利的纯粹情感,剔除了因果律对人的情感倾向的制约。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爱因其普遍实现而达至对恨的克服。爱由它的与恨相比的相对性而进入一种绝对(爱敌人)。一般所讲的“爱不需要理由”,就是使爱摆脱对象成为它自身。这种不需要理由的爱,就是绝对的利他,就是一种悲悯和慈悲。 1.我只对与我有关的人富有责任(不对无关的人负责); 2.我也与那个“更高的存在”有关; 3.而那个“更高的存在”则与万事万物有关; 4.因此,我(通过“更高的存在” )也与万事万物有关,并与万事万物构成一种责任关系。 (一)爱本身的专制性 爱是要推及的,但推及的过程极易成为对他者自由权利剥夺的过程。人类因爱而走向专制。所以爱不能建基于非理性,它必须受到理性的规定。这种理性就是宽容,就是儒家的恕。即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亦勿施于人。”——“和”与“同”的差异。 (二)在爱的终极,就不是对爱的建构,而是对爱的取消;不是对爱的肯定,而是对爱的否定。以我观之,爱;以物观之,宽容;以道观之,无为:“惠子谓庄子曰:人故无情乎?庄子曰:然。惠子曰:”人而 无情,何以谓之人?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恶得不谓之人?惠子曰:既谓之人,恶得无情?庄子曰:是非我所谓情也。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惠子曰:不益生,何以有其身?庄子曰:道与之貌,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最全心脏瓣膜病课件.ppt
- 2023年江苏省苏州高新区招聘“两新”组织党建专职党务工作者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共500题)含答案详解.docx VIP
- 2025腾讯视频综艺营销手册.docx
- 2024年人教高一主题班会课件:例1《开学第一课》(共47张PPT).ppt VIP
- 庞中华钢笔字帖(行楷)《必威体育精装版》.doc
- 实验小学学生写字水平考级活动方案及考级标准.docx
- Cinema4D动画实战项目教程高职全套完整教学课件.pptx
-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早期临床识别与防治讲解.ppt
- 2024年教育行业商业计划书.docx
- 《哪吒之魔童闹海》开学第一课收心哪吒2主题班会课件课件(图文).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