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论高技能前提下以劣胜优教诲的现实依据及现实意义.doc

论高技能前提下以劣胜优教诲的现实依据及现实意义.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高技能前提下以劣胜优教诲的现实依据及现实意义

论高技术条件下以劣胜优教育的理论依据及现实意义于同欢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对南联盟所发动的侵略战争告诉我们,现代战争已进入高科技时代。部队官兵从各种新闻传媒中了解到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侵略军在战争中使用了新型战斗机、精确制导武器、巡航导弹、隐形技术,以及电子红外设备等高技术武器装备。尽管南联盟同仇敌忾,奋起反击,但由于国力和武器装备悬殊过大,在北约近两个月的狂轰滥炸中显得相当被动,整个国家正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我国政府和人民从战争一开始,就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进行了强烈谴责。特别是得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轰炸了我驻南联盟大使馆的消息后,全国军民无比愤怒,强烈抗议。与此同时,不可否认在一部分官兵中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种“恐高症”,即对打赢未来高技术战争信心不足。笔者分析认为,上述认识虽然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但同时也说明,由于高技术注入现代战场,确实给官兵思想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和冲击,在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中帮助广大官兵立足现有装备,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心显得尤为重要,必须作为军队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 一纵观人类战争史,从冷兵器发展到热兵器以至今天高技术在军事领域的迅猛发展,都推动了战争形态的不断发展,但战争的性质和一般规律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从来都认为:人是战争的主体,是战争中具有自觉能动性的物质因素。在决定战争胜负的诸因素中,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勇敢和必胜的信念常使战斗得以胜利结束”。列宁则更进一步指出:“没有具有主动精神的、自觉的士兵和水兵,要在现代战争中取胜是不可能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主动性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这一原则并没有因为战争的高技术化而被削弱和改变。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各族人民进行了长达20多年的武装斗争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军事思想。它是关于当代中国革命和军队建设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军事科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我党我军的宝贵财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精髓----军事辩证法,是我们正确认识和指导战争的方法论。其中既尊重战争的客观规律,又极为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思想为我们正确认识高技术条件下以劣胜优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武器。毛泽东同志指出:“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战争既是“力量的竞赛”,又是“主观能力的竞赛”,具备客观物质条件“还只有了胜利的可能性”,“要分胜负,还须加上主观的努力”,“主观指导的正确与否,影响到优势劣势和主动被动的变化”。毛泽东的这些论述,正确地阐明了战争中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充分说明人的主动性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由此我们完全可以说,在高技术条件下,人的主动性仍然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邓小平同志在领导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系统、深刻地阐述了高技术条件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思想,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是我们进行以劣胜优教育的重要依据。在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我军面临的基本情况是:科学技术和武器装备的现代化程度在整体上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有些武器装备的水平甚至比不上发展中国家。为此,邓小平同志指出:“即使能够争取十年二十年时间实现我军装备的现代化,那时我们同敌人比较起来,武器仍然处于劣势。我们在前进,敌人也没有睡觉嘛!因此,到那个时候,如果打起来,我们还要以弱胜强,这种基本状况还不能够完全改变”。在这种情况下,能不能战胜优势高技术装备之敌?战胜优势高技术装备之敌主要靠什么?邓小平同志依据我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辉煌历程和现代化战争的本质特征同时明确指出:“我们历来的经验,就是用劣势装备打败优势的敌人”,“我们有劣势装备对付现代化装备的传统”,“过去我们什么时候是以相等的装备战胜敌人?都是很劣势很劣势的装备战胜现代化装备”,作为现代化战争,也“并不是有了最先进的现代化装备就能解决问题,不是这样,”“把电子计算机看成能代替全部指挥职能,那不可能,那样人的能动性就没有了”,我们“主要是靠人”,当然“不是指普通的人,而是指认识到人民自己的利益并为之而奋斗的有坚定信念的人”。不难看出,邓小平同志的上述论述,集中表达了这样一个基本思想: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能够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为我们进行高技术条件下以劣胜优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南。 二我们在未来维护国家利益的军事斗争中,如何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这是我们军事斗争准备不能回避的重大问题。面对这种新的考验,通过广泛而深入的教育,科学地认识高技术兵器在战争中的作用,辩证地分析敌我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