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话剧、喜剧小品的历史、赏析.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话剧、喜剧小品的历史、赏析

话剧、喜剧小品 一、什么是戏剧 drama:剧本,剧本文学(强调文学) theatre:剧场中表演的戏剧(强调剧场)(shanghai theatre academy) 1、定义:是演员在舞台上扮演角色,当众表演故事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以表演为中心的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门类综合艺术。又称“舞台艺术”或“演员艺术”。 2、两个重要的概念: (1)戏剧冲突:戏剧作品中人与人之间或人的内心展开的矛盾斗争。戏剧作品总是由一个或多个戏剧冲突的提出、发展、解决而完成的。 (2)戏剧性:戏剧性是和戏剧冲突联系在一起的,戏剧性就在于紧张、深刻的冲突矛盾,“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性”。 二、戏剧的分类 内容性质分类:悲剧、喜剧和正剧; 表现手段分类:戏曲、话剧、歌剧、舞剧等; 结构形式分类:多幕剧、独幕剧; 作品反映的时代:现代剧、历史剧; 中国戏剧的两种主要类型:戏曲和话剧 在西方,通常所说的戏剧一般指话剧;在中国,戏剧一般也指话剧,戏曲往往被称为传统戏剧。 话剧和戏曲区别: 话剧:写实性,表演上以写实的动作和对话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舞美写实的;剧本结构(锁闭式结构:《俄狄浦斯王》) 戏曲:虚拟性、假定性、程式性,表演上“以歌舞演故事”,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现手段;舞美:一桌二椅,剧本结构(线式结构:《梁山伯与祝英台》) 三、中国话剧的历史 (一)早期话剧——文明戏 话剧本来是一个西方的剧种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入侵中国,清政府风雨飘摇 。一些有识之士把目光投向西方,试图找到治疗中国社会的药方。 这一时期,中国的传统戏曲舞台上上演的仍然是一些才子佳人、帝王将相,一些人对戏曲不能反映现实的状况很不满,因此掀起了戏曲改良运动,创作了大量“时事新戏”:减少唱腔、穿时装。然而改良戏曲仍然不能很好地反映现实,于是先进知识分子将目光投向西方戏剧。 西方戏剧最初主要通过两个渠道进入中国: 1、西方传教士和外国人进入中国聚居,他们业余演剧,在上海,他们甚至还建了一座现代剧场——兰心大戏院,一些爱好中国人也去观看,比如早期话剧和早期电影的创始人郑正秋。 2、教会学校学生业余演剧,上海的圣约翰书院、南洋公学等,他们学的是改良戏曲,代表人物有李叔同等人。 文明戏的诞生 1906年李叔同、曾孝谷等人在日本东京组织春柳社,通过日本新派剧学习了西方戏剧。 1907年李叔同、欧阳予倩等人组织的春柳社在日本演出《黑奴吁天录》,这个戏运用了西方的分幕、倾向写实的动作和对话,男旦制。这标志着中国早期话剧——文明戏的诞生。 革命党人利用文明戏宣传革命:春柳社的经验传到上海,上海成立了很多剧社,最有名的是任天知在上海成立的进化团。进化团活动在长江中下游一带。这时的剧团,被革命党人作为宣传革命的有力工具,随着辛亥革命成功文明戏达到高潮。 商业演剧:辛亥革命失败后,1914年-1916年间,文明戏成为一些人谋生的手段,商业演剧很繁荣,在趣味上流于庸俗,1917年之后衰落下去。 文明戏的特点:是一种过渡状态的戏剧,具有西方话剧(分幕,倾向写实的动作和对话)和戏曲(男旦制,幕表制,角色分派制)的特点。 (二)现代话剧的形成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以胡适、陈独秀等人为首的新文化人全盘否定传统戏曲,推崇以易卜生为代表的西方现实主义戏剧。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主张妇女解放、个性解放,最受当时知识青年的欢迎。 田汉、郭沫若在戏剧文学上取得很高的成就,出现了专门的话剧教育机构——北京艺专。中国现代话剧形成。 业余戏剧:从五四至三十年代中期以前,这阶段的话剧处于业余阶段。上海成立了现代话剧最早的剧社——民众戏剧社,北京、上海、天津大中学校园演剧也很频繁。通过演剧,使大众对话剧这一外来剧种有了认识。 田汉的贡献: (1)戏剧活动家:主持上海艺术大学,成立南国社,演出他写作的剧本,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 (2)剧本文学:代表作《获虎之夜》、《名优之死》,取得很高的文学成就。 (三)现代话剧的成熟 经过业余演剧,到了三十年代中期,中国话剧走向成熟标志是: (1)话剧文学创作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 A曹禺《雷雨》(《日出》、《原野》三部曲,此后的《北京人》、《家》) 形式上:锁闭式结构,佳构剧 思想上:反封建,个性解放主题(蘩漪这一半新不旧的人物) B夏衍《上海屋檐下》 形式上:横截面式结构(以一家为主,同时写5家人的生活) 主题上:政治化的内容,人生、人性的真实 (2)演剧职业化:中国旅行剧团、上海业余剧人协会等剧团走向职业化。有经济保障之后,编剧、演员、导演、舞美进步 《雷雨》(借鉴西方,自己创造) 1、题材:家庭剧——夫妻矛盾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