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剖析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主要流派: 象征主义 表现主义 意识流小说 未来主义 超现实主义 现代主义的社会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 科技进一步发展 物质财富丰富 现代主义思想上的基本特征 非理性哲学和现代心理学* “现代意识”,中心是危机感和荒诞感。共同主题是表现现代人的困惑。反映了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全面危机。 对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四种基本关系的对立作了深刻的反映,是西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精神危机的自我表现。 现代主义艺术上的基本特征 象征性:借助意象,用暗喻、烘托、渲染等手法,把抽象的思想外化。 荒诞性:通过非理性的极度夸张的形式,将现实与非现实揉合在一起,寓严肃于荒诞。荒诞形象具有特殊的概括力。 意识流:现代派作家热衷于挖掘人的潜意识,采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的手法。 象征主义 象征主义: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分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流行于19世纪后半叶的法国。后期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本世纪20年代达到高潮。 鲜明的特征:创造病态的“美”;表现内心的“最高真实”;运用象征暗示;在幻觉中构筑意象;用音乐性来增加冥想效应。 代表作家作品: 法国诗人瓦莱里《海滨墓园》 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叶芝:《驶向拜占庭》192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艾略特:《荒原》(诗人最重要的代表作,西方现代诗的里程碑) 俄国“极端真诚的诗人”勃洛克:《十二个》(长诗) 意象派的代表(象征主义的一个变种): 意象派诗歌的特点:重在表现诗人的直观形象,但并不直接表露,而是通过意象来暗示。 美国的宠德:《地铁车站》(典型的意象诗) 表现主义 20世纪初至30年代欧美文学一个重要的现代主义流派* 表现主义的特征:抽象化;变形;面具的运用;时空的真幻错杂;注重声光效果;象征和荒诞的手法。 表现主义先驱:斯特林堡(瑞典)* 代表性作家作品: 卡夫卡(奥地利): 《变形记》《城堡》 奥尼尔(美国): 《琼斯皇》《毛猿》 意识流小说 以表现人们的意识流动、展示恍惚迷离的心灵世界为主的小说。 产生于20世纪初期,在本世纪20—30年代英、美、法等国形成热潮 艺术特征:“作家退出小说”;情节淡化;大量的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时空交替和心理时间;象征暗示和对比联想;语言使用上的创新和变异。 代表作家:爱尔兰乔伊斯和英国伍尔芙,法国普鲁斯特和美国福克钠。 乔伊斯: 《尤利西斯》 伍尔芙:《墙上的斑点》、《到灯塔去》 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 福克纳:《喧哗与骚动》;194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创造了一个独特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 未来主义 兴起于意大利,创始人意大利的马里内蒂 主题上:未来主义调动一切艺术手段,集中表现运动中的物和人,通过动态来赞美运动感、力感和立体风格 艺术形式上:未来主义者主张摒弃传统手法 代表作家作品: 俄国:马雅可夫斯基的长诗:《穿裤子的云》 法国:阿波里奈尔:首创“楼梯式”的诗歌形式。 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 达达主义:来自罗马尼亚的法国诗人斯当·查拉为首的艺术小集体。 达达派诗人:布勒东(创始人)、阿拉贡、艾吕雅 超现实主义:兴起于法国,它由达达主义发展而来。 艾略特 象征主义代表作家之一 代表作:《荒原》(1922年):为现代派诗歌的登峰造极之作 诗人把他对西方文化困境的感受上升到哲理的高度,经过意识融合所展示出的既有戏剧色彩又富于启示录式的内心独白 《荒原》 (共五章) 题词:暗示“死亡”的主题* 第一章死者的葬仪:写西方人虽死犹生的荒芜景象 第二章弈棋:以女性及其情欲为主体去展示西方文化堕落的景象 第三章火诫:以男性及其情欲为主体展示人们坠入情欲之海的情景 第四章水里的死亡:以象征情欲泛滥与死亡的“水”为主题意象暗示堕入情欲之海的人们的归宿 第五章雷霆的话:暗示只有皈依上帝才能从死亡中救赎自己 《荒原》的思想特征: 以深刻的危机意识与超越意识去沉思西方文化的困境与出路,展示出一个失去了神性之世界的本真状态* 荒原意识也就是危机意识,荒原之死是再生之死,即用皈依宗教来拯救荒原。 * 《荒原》的艺术特征: 1、内心独白的运用 2、广泛地运用自由联想 3、把诗中的人物放到戏剧化的场景中 4、通过感人的形象去暗示那些无法表达的思想 5、情感的场面化和具体化,这是他著名的“客观对应物”效果 6、大量运用文学的与历史的典故* 卡夫卡 (奥地利):表现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家 卡夫卡小说创作主要有3部分: 生前发表过的短篇小说:《判决》、《饥饿艺术家》、《变形记》* 生前没有发表过的短篇小说:《地洞》* 生前未发表过的3部长篇小说:《美国》;《诉讼》;《城堡》(被称为“孤独三部曲”) 术语解释:卡夫卡式: 卡夫卡创造的艺术世界,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