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wm配位化合物的基本知识剖析
第二章、配位化合物的基本知识;本章学习要求;配合物一般由内界和外界两部分组成。;;1)中心离子(或原子):也称形成体,中心体.;2)配位体和配位原子;二、配位体数与配位数;单齿配体:只含有一个配位原子的配体,如NH3、CO;误解:“与中心原子成键的配位体数”,[MgEDTA]2- (c.n.=?)
[讨论] 上述配位数的定义,实际上仅适合于经典配合物(Werner complexes),对于有机金属化合物不适宜,如,[PtCl3(C2H4)]-, c. n.= 4 or 5?
;影响中心原子的配位数因素;外界条件的影响
a)配体浓度:一般而言,增加配体的浓度,有利于形成高配位数的配合物。
b)温度:温度越高,配位数降低。
c)空间位阻:位阻越大则配位数小。;三、配合物的分类;1.中文命名(1980年版)
由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命名委员会制定和通过,中国化学会根据汉语习惯改编而成。
IUPAC 命名系统规则:
1)化学式的写法:
如同一般的化学式写法:整个化合物的化学式,阳离子在前,阴离子在后,如 K2[Ni(CN)4], [CoCl2(NH3)4]Cl
对于配位实体,都是中心金属原子在前,跟着是阴离子配体(按化学式第一个字母顺序),然后是中性配体(按化学式第一个字母的顺序)。
.; 对于较复杂的配体使用其缩写符号代替完全的化学式(如用 en 代替 H2NC2H4NH2,用OX代替草酸根,用PPh3代替三苯基磷,用py代替吡啶C5H5N).
对于配位实体(金属与配体构成的内界),不管是否带电荷都要用方括号括起来,如 [CoCl3(NH3)3].
必要时,在化学式前加一英文前缀,以指明配体在空间的排列特点
(如表异构体,手性等)如cis-, trans-, mer-, fac- 分别表示顺式、反式、经式、面式异构体结构,如 cis-[CoCl2(NH3)4]+;
;1、命名原则: 按照中国化学会无机专业委员会制定规则命名;①无机配体与有机配体共存时,无机在前;
K[PtPyCl3] 三氯· 一吡啶合铂(Ⅱ)酸钾; NO2-(以氮原子为配位原子) 硝基
ONO- (以氧原子为配位原子) 亚硝酸根
SCN- (以硫原子为配位原子) 硫氰酸根
NCS- (以氮原子为配位原子) 异硫氰酸根;O-C=S; [Cu(NH3)4]2+ 铜氨配离子
[Ag(NH3)2]2+ 银氨配离子
K3[Fe(CN)6] 铁氰化钾(赤血盐)
K4[Fe(CN)6] 亚铁氰化钾(黄血盐)
H2SiF6 氟硅酸 ;6、几何异构体的命名;; 1、几何异构
一个分子与其镜像如不能重叠,即互为对映体,,而不属于对映体的立体异构体皆为非对映异构体。包括多形异构和顺反异构。
(1)多形异构 分子式相同而立体结构不同的异构体。如[Ni(P)2Cl2]存在着以下两种异构体平面正方形和四面体(P代表二苯基苄基膦)。
;(2)顺反异构
在配合物中, 配体如果处于相邻的位置, 即称为顺式结构cis-, 如果配体处于相对的位置, 则称为反式结构trans-。
配位数为2的配合物, 配体只有相对的位置, 没有顺式结构;
配位数为3和配位数为4的四面体, 所有的配位位置都是相邻的, 因而不存在反式异构体。
平面四边形和八面体配合物中, 顺-反异构是很常见的。;
①平面四边形配合物
MA2B2型平面四边形配合物有顺式和反式两种异构体。
含有四个不同配体的[MABCD]配合物有三种异构体, 这是因为B、C、D都可以是A的反位基团。
;②八面体配合物
在八面体配合物中, MA6和MA5B显然没有异构体。
在MA4B2型八面体配合物有顺式和反式的两种异构体:
;
MA3B3型配合物也有两种异构体。一种是三个A占据八面体的一个三角面的三个顶点, 称为面式(fac-) ;另一种是三个A位于正方平面的三个顶点, 称为经式或子午式(mer-)(经式是处于同一经线, 子午式意味处于同一子午线之上)。;;;1.中文命名(1980年版)
由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命名委员会制
文档评论(0)